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码欧债危机:断尾方能求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0日 16:59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周四欧盟紧急峰会又能改变什么?希腊引爆欧洲债务危机至今已19个月有余,获援之后一周年才过,希腊又要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钱。更糟的是,希腊的追随者爱尔兰、葡萄牙前仆后继,被评级机构扔做“垃圾”,现在金融市场又在猜测下一张多米诺骨牌是谁?欧洲债务危机似乎永远无解,更关键的是那些“救助大户”还有多少耐心,投资者又能耐烦多久?

  欧债“火烧连营”

  始于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率先引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入2010年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整个欧元区面对成立十多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有评论家更是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

  “欧猪五国”(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被视为是欧债危机的始作俑者,其中的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均先后申请欧盟金援,更是被评级机构毫不留情面的列为“垃圾”(级别)。如今剩下的两猪——意大利和西班牙,谁将率先成为下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近日,意大利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大跌,令各方愈发担心意大利可能成为下一个陷入危机的国家。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6%,债务违约成本急剧飙升。意大利是所谓“欧猪五国”中最具重量级的一个国家,其经济总量仅次于德、法,位列欧元区第三,在区内占比约17%。意大利是欧元区17国中债务占GDP比例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希腊。

  投资者情绪不佳,无人知晓债务危机将何去何从,哪个国家又将成为下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投资者担忧,意大利和希腊、葡萄牙以及爱尔兰的数量级有所不同,若意大利不幸沦陷,欧债危机的杀伤力很可能将以几何级数递增,从而令欧洲债务危机扩大到一个新的层面。

  著名战略投资人Dennis Gartman认为,欧猪五国在未来10-20年里都将破产,他将为这种局面做好准备,首例破产可能会在未来1年半之内出现,而且其他国家也会接连倒下。

  金融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也表示,欧债危机爆发已经是在所难免,希腊终将走向债务违约,或至少出现国债价值缩水。现在欧盟必须采取B计划,有序地对希腊债务进行重组,这样才能避免欧债之火蔓延。尽管欧盟决策者不断祭出各种绝望的措施来争取时间,但时间还是不站在他们这一边。

  探寻危机根源

  创立欧元的目的,原本是为了结束因汇率变动可能对单一市场参与国造成不利而引发的争吵。当时认为,消除这些令人困扰的汇率变动,就会消除各方之间不和的深层根源。在这个难以废止的货币联盟中,南部成员国本应加强财政纪律,北部成员国则应被鼓励稍稍放松一些,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因为欧元区内部汇率信息的缺失,导致各方并没有对竞争力差异的显著拉大感到不安。南部成员国如希腊等通过欧元一体化带来的好处,低利率融资“借债度日”,民众享受高福利、政党拿选票的同时,政府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同时懒惰导致和北方的竞争力越拉越大。而金融危机无情地暴露出南北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让这些国家最终付出代价。

  危机的表征虽是经济问题,实际却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失衡。其实欧洲人很早就懂得,“没有政治统一,就没有货币统一”,但现实是,欧盟货币统合走在政治统合之前,欧洲政治依然停留在民族国家框架内踏步不前。

  面对这次危机,尽管德国经济界认为应该对希腊等国家施援,但德国民意(进而导致政治家们)一直在忧虑不绝。这让人们怀疑欧元区是否已经失去欧盟创建之初的那种紧迫感。

  欧盟建设来自欧洲久远的理想,同时也来自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教训,因此,创立者均有推进欧洲联邦的使命感、紧迫感。冷战之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内部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这种力量严重消磨欧盟建设动力。而在这种内部环境下,德、法两国政治家是不愿为解救这次危机牺牲个人政治生命的。这也是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列、金融市场风声鹤唳的重要推手!

  欧元区面临艰难抉择

  由于散伙带来的痛苦很可能比顽强坚持更大,因此欧元应该会维系下去。欧元的存亡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意义上,对欧盟都可谓生死攸关。欧元区各国无论强弱,为了自身利益都不会放弃欧元,放弃则意味着“经济自杀”。而在政治上,一旦欧元瓦解,欧盟的意义也将减半。对此,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负责人雷格林称,欧元瓦解风险为零。

  德国非常清楚,离开欧元区,德国竞争力将大大减弱,“救人就是救自己”。这从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发表“捍卫”欧元的讲话就可看出。稳定的欧元与健康的欧洲经济发展对德国意义重大,毕竟德国对荷兰的出口额将超出中国,对法国的出口额超出美国,对比利时的出口额超出印度。

  事实上,德国是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大受益者。在经济上,南欧地区为德国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在政治上,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所以,德国一向是欧盟东扩最积极的推动者。可以说,欧元的“疆域”越扩大,欧洲先进国家获得的实惠就越多。统计显示,德国贸易额70%以上来自欧元区,脱离欧元区,它根本无法与美、日和中国等分庭抗礼。

  虽然欧洲各方仍将持续性的采取修补举措,救助对象和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避免羸弱的二线国家出现偿付危机。但市场普遍预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无休止的出手救援,无法解决欧元区货币统一和财政自力的冲突,也无从剔除债务危机风险。甚至有分析师警告,因为缺少有效机制,目前的金融救援“正为下一次危机迸发埋下种子”。

  欧盟领导人将于周四(7月21日)举行峰会,以讨论解决希腊危机的方案,然而默克尔的评论阻止了政府领导人将于本周峰会上就解决区域债务问题取得进展的预期。

  默克尔周二在德国汉诺威对记者称:“欧元区会议不会跨出很大一步或给出所有问题惊艳的解决方案,任何在政治上严肃负责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劳永逸的最终解决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此IMF在声明中称,欧洲领导人冒着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出轨的风险,在说服投资者他们能够解决希腊危机方面彻底失败了。IMF还指出,欧元区危机蔓延的风险很高,如果不很快应对则可能对全球造成重大后果。

  “断尾求生”虽然痛苦,但这样所有人都能解脱,也许这才是欧债危机的唯一“正解”!

  (桂强理 撰稿)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