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评级市场几乎被完全垄断 谁来给穆迪评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3日 08:28  上海证券报

  ⊙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

  市场愈动荡,评级机构就愈出风头。在2009年前后,评级机构的一言一行,一份报告,都能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

  现今也是如此。欧债危机,一方面随着希腊、意大利等国的偿债日期临近而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穆迪、标普们节节下调的债券评级而风起云涌。

  种种迹象表明,在缺乏竞争,缺乏监督的环境下,穆迪并非如其所标榜的那样公正且独立。

  近日,穆迪对几十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亮红灯”,称这些企业是投资“高危地”。当然,中资概念股需要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和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进行反思和检讨,但是穆迪只指责企业,不指责帮凶的做法,未免以偏概全。

  企业造假并非可以单独完成,而是需要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同作战”才能完成。如果某一家企业涉嫌财务造假,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理应附有连带责任。财务报表是投资者的国际通用语言。而在海外上市,大部分中国企业聘请的都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但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发现企业陷入危机后,第一时间采取的行动都是急于撇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备案文件显示,今年2月份以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至少已从7家赴美上市中国公司辞职或被解聘。在市场爆发疑问之后,会计师事务所才匆忙辞职,实则辜负了投资者对其的信任。穆迪不对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亮红灯,而只对企业亮红灯,偏离了其所谓的“独立与公正”的形象。

  其实,穆迪本身作为一家在纽约交易所的上市企业,与诸多被评级对象本身有着一定的利益关系。比如某家上市企业主动要求穆迪提供服务,并支付昂贵的评级费用,穆迪能否做到它所宣称的“公正与独立”?穆迪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能否对客户与非客户的评级做到一视同仁令人怀疑。

  纵观全球的评级市场,其实是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来自穆迪、标普和惠誉的评级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目前,这些机构只有获得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才被国际普遍认可。但是截至去年底,全球近200家评级机构中只有10家在美获得资质,其中7家美国本土公司、2家日本公司、1家加拿大公司,而后3家外国机构进入美国后就从未开展过业务。

  中国独立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此前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在美没有办公室和客户、无法确定其法律框架能否适用于“大公”为由,将其提交的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申请列入拒绝程序。可见,当前的全球评级市场,是一个严重自闭且以美国利益至上的市场。在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谁来给穆迪及其同伴们评级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