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盛乌鸦嘴转向人民币 做空中国苗头隐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 01:5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邓莉苹发自成都、深圳

  如今,不少海外对冲基金都在谈论一件事情——做空中国。至于怎么达到这一步,交易员会告诉你,通过做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或者买入红筹股的看跌期权。

  但令人震惊的是,在上周一份致客户的邮件中,高盛竟建议客户退出一项人民币的看涨交易。

  你没有看错。高盛的这份报告并非将矛头指向萎靡的中国股市,或是充斥着“泡沫说”的房地产市场,而是人民币——一个被市场认为是对付中国通胀的利器。

  高盛唱空人民币的话音刚落,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昨日 (6月20日)再创汇改重启以来新高。

  是策略还是阴谋

  写这份报告的是高盛驻伦敦的银行家詹姆斯·韦斯特伍德。他建议称,投资者应退出潜在回报率为4.2%的第一轮押注。资料显示,去年6月,该行建议买入人民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当时推荐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6.7550元。如果按其合约到期日6月10日对应汇率计算,这项交易已带来了接近4%的回报。

  不过,高盛并未完全转向看空。该行仍向客户推荐了另一个看涨NDF,合约到期日为2012年12月4日。韦斯特伍德表示,最新建议是基于战术性考虑,以锁定利润并规避汇率短期波动风险。预计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将加速升值。

  读到这里,你是否想起了熟悉的一幕?今年4月中旬,高盛向客户建议,卖出去年12月时推荐买入的“CCCP组合”,其中纽约期油占比40%。在报告当天,国际油价暴跌2.5%,创逾1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戏剧性的是,短短不到1个月,高盛又改口称,即便油价近期大幅回落,但在2012年前,供给收紧将刺激油价轻松超越近期高点。前期抛售潮很可能已移除风险溢价,未来下行空间有限。

  有意思的是,昨日(6月20日),尽管人民币中间价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但即期报价却小幅走低。其中,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4696;而即期询价收于6.4781,涨幅0.06%。本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已累计贬值0.08%。

  NDF市场似乎更能说明问题。昨日,NDF1年期人民币兑美元报6.3920,较上日贬值0.25%。另外,境内美元兑人民币1年期掉期贴水758点,暗示市场预期1年后人民币兑美元将达到6.4023。即人民币还将升值1%。

  外资投行集体做空中国?

  如果你是乐观派,高盛的邮件不过是对人民币升值的短期压制。相反若是悲观,那么以高盛为代表的外资突然变调,是否意味着已开始做空中国经济?

  “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突然下跌,这是在赌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但是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中国农业银行(601288,SH)总行高级专员何志成表示,“他们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控制力,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出现问题,政府会有很多刺激措施会很快拿出来的。”不过,何也表示,并不能完全排除这个风险。

  招商银行(600036,SH)外汇高级研究员刘东亮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民币短期升值趋势不变,但未来升值空间可能在压缩。上述判断主要有两个理由:首先,市场担心中国经济会加速放缓甚至硬着陆,这对人民币显然是不利的;其次,通胀高点的预期逐渐向后移,也推高了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到今年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会到6.25,但如果届时经济增长环比还未见底且通胀仍在升高,那么人民币会进入真正的双向波动。鉴于外资大行一向非常敏感,此次高盛的短期策略调整,正是对市场反应的一种试探。从这个角度看,外资做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苗头。

  需要警惕的是,除高盛外,瑞信也调低了中国经济展望。据报道称,该行对明年经济增长预测从8.9%降至8.5%,并认为通胀、经济增长放缓,紧缩政策将由今年下半年持续至明年。同时,该行还将沪指预期目标由3650点调低至3000点。

  “人民币并没有那么被低估,”国信证券固收研究员李怀定告诉记者,“2008年9月开始,国际投行同样曾看空人民币NDF。目前人民币实际汇率较2009年2月时贬值了6%。若将2009年2月时人民币汇率看作一个合理水平,那么暗示人民币低估空间小于6%。这意味着中国不会允许人民币大幅升值。另外,实际汇率还和工业增加值呈负相关。如果货币政策开始放松以支持经济增长,人民币可能会因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加快而贬值。”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