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元反弹或于本周结束 逢低吸纳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31日 02:0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郑步春

  美元延续调整之势,欧元上涨,商品币种有所反弹,日元及瑞郎维持强势,其中瑞郎超强。周一美国金融市场休市,英国也休市,外汇交易颇为清淡,这使汇率随机波动机会加大,未必展现某种趋势。本周市场焦点仍为欧债危机,但市场同时也更关心美国经济一些弱势迹象,这两股因素综合之下,美元或仍受些压力,但美元阶段性调整仍不改整体的中级反弹趋势,因预计市场焦点将很快转向美国六月底退出QE2之上。

  欧元反弹暂延续

  上周五欧元由1.4130美元急升至1.4293美元,周一则维持窄幅盘整。截至周一17:52,欧元暂报1.4285美元。欧元反弹一方面和上周“中国有兴趣买欧债”的报道相关,还和部分欧洲官员发表些对希腊情况乐观的评论相关,因其声称希腊可能”不需要重组,而且还能偿债”。虽然上述报道或评论的可信度均有限,但对欧元还是起了不少助涨作用。

  欧元主要对手盘是美元,所以美元情况直接决定欧元强弱。上周稍后,美国经济情况中一些弱势迹象也支撑欧元,上周美国公布的4月份个人消费创三个月来最小升幅及预售二手屋指数大跌11.6%,这些不利的经济指标使得前期市场所燃起的“指望美联储更早结束偏宽松政策的预期”大为弱化,进而打击美元并支撑欧元。还有,美国国会议员们就预算争论没太大进展,这使部分美元多头恼火,出现些美元的情绪性平仓盘。

  周一有一则消息对市场产生些影响,这就是上周五美国财政部在递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人民币汇率仍“大幅低估”,但是该报告没有为中国贴上汇率操控国的标签。就人民币而言,如果能快速升值,则对日元、美元等相对有利,反之就有些压制力量,因人民币升值或使这些国家更倾向于强势货币政策。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虽然人民币会不断创新高,但其实升值速度有限,且短期内不太可能提速,这和中国外贸顺差下降及经济减速相关。因此,在可见未来人民币快速升值机会很小,而这意味着上述这些国家仍可能倾向于采取相对的 “弱势货币”的政策。

  欧元反弹或于本周结束

  市场当前仍预期欧元区将加息,甚至是百分百地相信,但对加息速度和幅度方面的预期其实还是稍有弱化的。而与此同时,市场却对美国停止收购债券、甚至更早地加息的预期小有提升。这一退一进之间,无形成构成欧元的潜在压力,投资者在操作中应充分考虑该因素。

  国际油价、铜价等已震荡较久,已显示出一定的疲态,这客观上已使全球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上周欧元区公布的4月M3货币供应量仅增0.2%且弱于预期,5月经济景气展望指数则降至105.5,为连续三个月下滑,加上德国公布的5月CPI年涨幅降至2.3%,这些都是不利欧元的信号。

  除通胀因素外,显然欧债因素是决定欧元另一重要因素。从目前情况看,欧债危机虽于上周后半段稍有冲淡,但不排除本周重新受到关注可能。

  本周末葡萄牙将举行大选,通常而言,政府为应付债务危机而采取的紧缩和节支措施十有八九会引发“短视的”民众们不满。如果政客为选票考虑而在这方面有所让步的话,哪怕是权宜性地让步,哪怕是假装和口是心非,也一定会构成欧元的利空。因此,投资者本周绝不能追涨欧元,并可考虑逢低承接美元,应相信下月联储退出QE2之前,市场多半还能炒一把美元。

  瑞郎势如破竹

  瑞郎上周五再创纪录新高,本周一接着升值,走势极强。同上时间,瑞郎已涨至0.8494瑞郎兑1美元。瑞郎和日元是一对经典的避险币种,自日本核危机以来,虽然日元短暂地极强势,但其后走势显著弱于瑞郎。

  其实瑞郎强于日元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以前笔者也推荐过该币种。瑞郎远强于日元当然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情况,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日本经济弱势,其量化宽松政策看不到有任何结束的希望,而与此相反,瑞士的经济却极强,其强势甚至和欧元区中德国差不多。

  在经济较为强劲的情况下,瑞士却并不承担过多地援助二线债务国的责任,所以并不受欧债危机的过多牵连。虽然严格说,欧债危机几乎会冲击所有国家,但这有程度轻重。就瑞士而言,可能有些商业银行会受些牵连,但情况应仍好过德国、法国等国。

  瑞郎原本最强的阻力是在0.90一带,但该位置已在4月份被有效升穿,其后于5月份又反抽失败,其后则屡创新高。从技术面讲,这是种典型的看涨形态,即属于”突破有效并进入加速状态”的图形。因此,预计未来瑞郎仍将上涨,某种程度甚至可说其涨势将不可阻挡。

  既然技术面和基本面双强,故操作上没理由放弃这种相对明显的机会,强烈建议投资者继续做多瑞郎。如果恐高,出于谨慎考虑,也可考虑以部分资金做空日元加以对冲。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