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腊再掀欧债危机 近期汇市或看其脸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9日 09:02  汇通网

  摘要: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利率决议已经告一段落,美国非农大戏也刚刚落幕,有市场分析人士称,欧债危机将再次占领投资者的眼球,成为主导本周汇市的主要因素。

  汇通网5月9日讯——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利率决议基本与预期一致,并未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美国非农有所好转,但对美元的提振作用有限,近期市场上最为关注的是上周五的欧元大跌,因欧债危机的脚步又再次临近,这或是主导本周货币走势的主要因素。

  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 magazine)报导称:“受债务困扰的希腊正准备退出欧元区,并重新使用其本国货币,且欧盟准备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

  但此后欧元区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发言人很快便否定了此报道;另外希腊财政部副部长也称,希腊将退出欧元区的报导不属实。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10国集团全球外汇策略主管Alan Ruskin认为,希腊还远未到退出欧元区的地步。

  Ruskin表示:“没人希望如此(希腊退出欧元区),希腊不想退出,欧元区其他国家也不想此事发生。如果希腊有什么计划的话,首先应当是重组其债务。该国为什么会在重组债务之前先退出欧元区呢?”他认为:“希腊距离退出欧元区还非常、非常遥远。”

  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ing Corp。)驻纽约首席货币策师Richard Franulovich表示:“希腊退出传言继续蔓延,如果希腊能够抹去债务问题,对欧元来说将是长期利好。”

  投资者对希腊的忌惮,可能不只是谣言的威力。实际上,早在希腊求得欧盟与IMF援金的那天,就有许多分析人士曾表示,不看好希腊债务危机的前景,特别是希腊以苛刻的条件换取了贷款,只不过是牺牲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债上加债,而这可能加大希腊最终违约的可能性。

  欧元对美元上周五收跌200多个基点,从1.45直落1.43。

  其实上周四欧洲央行的态度就已使欧元对美元从1.48下跌至1.45。

  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7日表示,希腊不会进行债务重组,更不可能退出欧元区,但针对希腊的援助计划需要进一步调整,并将在下一次欧元区会议上就此事展开讨论。

  在此之前,欧债危机将成为引导汇市的主要因素。

  希腊退出欧元区会怎样

  希腊若退出欧元区,欧元区无疑将面临一个噩梦,但这远不及雷曼兄弟破产带来的影响。

  希腊若退出欧元区,将被迫内部解决债务问题,而不是迫使德国等欧元区国家实行紧缩政策。

  希腊若退出欧元区,该国将能自行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当债务危机解决后,还有可能重新加入欧元区。

  因此,希腊若退出欧元区,只会暂时对汇市造成较大影响,但长期来看,对欧元的负面影响并不大。

  目前来看,欧元区正在朝着某种形式的大联合进军,在这种联合中是否涉及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还不可知,但欧元若要维持可用性,这些国家退出欧元区是必要的,这样他们可以专注于国内事务。目前,全世界应该停止关注金融市场,更多的应关注国内居民的生活状况。

  美元如何反应

  希腊退出欧元区的传闻似给欧元区仍了一枚重磅炸弹,市场对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的忧虑重现,在欧元节节败退的同时,避险情绪继续推升美元指数至74.91,距75关口仅一步之遥。

  近期美元弱势有目共睹,尽管近期消息利多美元,市场仍普遍看空该货币,希腊问题可能给其注入一剂强心针,美元改变弱势也不是不可能。

  总体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主导美元走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投资者风险偏好和货币息差。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复苏,欧债危机问题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市场风险偏好情绪持续上升,美元的避险功能同步弱化;另一方面,在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胀问题渐渐显露之后,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欧元区纷纷步入加息之旅,而基于货币政策目标的不同(除了通胀数据以外,美联储同时关注就业数据),美联储却坚持将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历史低位。在此背景下,美元与其他货币息差的进一步拉大,成为今年美元跌跌不休的主导因素。

  不过,从近几日的美元指数表现看,避险情绪无疑已经暂时占据了影响美元走势的上风。目前来看,市场风险偏好与货币利差两大因素的博弈,将成为影响美元后市的关键。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