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境外人民币交易——下一个市场会是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 06:01  南方都市报[ 微博 ]

 

  南都制图:李蓓

  央行日前表示,将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

  在2010年底马来西亚林吉特以及俄罗斯卢布先后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挂牌交易后,还有哪些货币未来可能进一步挂牌交易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渣打银行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认为,根据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状况,以及其他国家允许本国货币境外交易的意愿判断,新加坡元(SGD)和澳大利亚元(AUD)有望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启动对人民币的交易。

  可交易币种升至7种

  记者获悉,继自2010年8月19日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的交易启动,以及2010年11月22日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交易启动以来,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的货币种类由以往的5种拓宽到7种。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对这两种货币的交易价格均可在中间价上下5%的幅度内浮动,而目前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格只能在中间价上下0.5%幅度内浮动,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港元和英镑交易价格在中间价上下3%幅度内浮动。

  在放开这两种货币境内外汇市场交易的同时,人民币也分别开始在马来西亚外汇市场和莫斯科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交易。

  渣打认为,这种地缘贸易伙伴之间相互开放外汇交易市场,有助于推动双边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进行交易。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就曾表示,适时推出人民币兑卢布交易,“有助于中俄双方的商业银行解决头寸平盘问题,降低双方银行和企业在经贸往来中的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

  此前,由于当地缺乏活跃的交叉汇率交易市场,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或美国以外的任何两个国家之间开展的以美元结算的贸易往来)需要完成两笔外汇交易,这不但降低了贸易资金往来效率,还提高了交易双方的成本(需要支付两次利差)。

  新加坡元和澳币或随后登场

  渣打称,按照目前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开发进度,中国货币当局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主要的贸易伙伴货币之上,或者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货币。

  根据渣打统计,目前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

  “单从贸易伙伴国来看,中国可能希望将韩元(K R W )和新台币(TW D )加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并允许人民币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境外交易。之后,可能扩展至澳元、新加坡元。目前,中国与这些经济体间的双边贸易主要以美元结算。因此,改用人民币或贸易伙伴本币结算将使中国和这些经济体受益。”渣打分析称。

  但是渣打强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范围的拓宽除了考虑贸易依存度,还必须考虑目前人民币的境外交易范围及其他国家允许本币境外交易的意愿。从这一指标来看,目前除了中国内地和香港外,新加坡已成为人民币境外交易的主要金融中心。此外,考虑到韩元和新台币目前仍然不允许本币在境外交易,在贸易依存度上排名高于新加坡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其货币登陆中国外汇交易市场的时间表仍然要往后推。

  因此渣打认为,新加坡元和澳元可能在韩元和新台币之前加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新加坡的外汇市场交易中心地位加之其具有相对深度的金融市场,提高了人民币在新加坡挂牌交易以及将新加坡元纳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可能性。此外,新加坡元和澳元为可交割货币,意味着货币当局对本币境外交易的容忍度较高,而韩国和中国台湾货币当局在这方面可能相对较弱。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不断发展

  和可交易货币的不断拓广同步的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根据渣打银行统计数据,2010年三季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额达到1265亿元,较二季度的486.5亿元跃升160%。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额中人民币结算额不断增加,而出口中的人民币结算额仍相对较少。渣打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现有的外贸模式———即对欧美国家出口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38%,而对其进口仅占到中国进口总额的19%。此外,和亚洲企业不同的是,目前美国和(部分)欧洲企业可能仍然不太愿意改用人民币结算。

  随着2010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试点企业数目从365家增加到67359家,同时香港人民币市场流动性逐渐改善,境外企业获得人民币用于进出口贸易结算的难度正在不断下降。渣打认为,随着试点企业数目增加以及境外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改善,出口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量将不断提高。

  南都记者 张晓华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