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加息预期甚嚣尘上,风险资产今日可能经历一番浩劫。不过,若央行选择力度较轻的收紧政策,比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汇市可能重演11月19日的震荡一幕,投资者需做好风险防范。
汇通网12月10日讯——在缺乏重大基本面消息的引导下,汇市走势一度看股市和债市脸色,市场交投清淡,美元指数也一度位于80关口附近盘整。不过周五(10日)这种局面可能被打破,随着中国加息预期甚嚣尘上,汇市今日可能经历一番浩劫。
中国最早周五加息
由于本周六中国将提前发布11月的关键经济数据,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CPI数据出台或将催生新的货币调控政策。
此外,备受瞩目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早在一周之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已强调,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番表态亦引发了外界对中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猜测。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外汇策略师John Horner周五表示,市场焦点将转向国际市场,例如中国可能会进一步缩紧货币政策。
《中国证券报》本周早些时候发布报导称,基于中国央行先前曾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公布前作出加息决定的“惯例”,预计本周末前后央行将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该媒体曾于10月17日作出过类似的推测,而中国央行两天后就公布了加息决定。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首席外汇分析师马克·钱德勒(Marc Chandler)周四(9日)表示,中国央行(PBOC)可能最早在本周末加息。
钱德勒表示:“由于中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将于周六公布,因此存在中国央行选择在周五加息的风险。”
CPI或再创年内新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表示,将于本周六发布11月份中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包括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等。11月数据原本定于下周一公布。
刊登在统计局网站的新闻稿称,11月数据定于北京时间周六上午10:00发布,希望缩短统计数据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保持数据发布时间的稳定。
外界普遍预计,由于11月上半月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1月CPI将创出年内新高。
媒体调查显示,受访的17位经济学家对11月CPI的预测均值为4.8%,较10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4位经济学家甚至预测11月CPI将达到或超过5%。
澳洲国民银行(NAB)外汇策略师John Kyriakopoulos周五表示,预计中国11月CPI同比升幅将从前月的25个月高点4.4%继续攀升,这将是市场的焦点所在。
加息还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央行10月曾作出近三年来的首次加息举动,自此以后,投资者一直预期央行将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但他们在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和力度方面存在分歧。
业内人士指出,统计局提前发布宏观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对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担忧,另外,考虑到目前资本流入压力正在上升,短期内加息空间可能受到限制,年内进一步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更大。
本周3年期央票发行暂停,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存款准备金率随即上调的猜想。
交易员称,“央票发行不畅通,央行可以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可通过加息缩窄(央票)一二级利差。”
有研究员指出,准备金率工具仅能治标但不治本,而通过加息来提高央票在一级市场的发行收益率,才能够保证公开市场操作日后的正常运转。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历史资料显示,3年期央票的停发或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从3年期央票缺席的角度来看,准备金率上调的概率比加息大些。”
就在大约一个月前,中国央行曾在9天内两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风险资产或临浩劫
中国央行曾在10月19日宣布加息25基点,受此影响,风险资产纷纷跳水,澳元领跌非美,黄金原油相继快速掉落。
若央行果真加息,风险资产势必遭遇浩劫。不过,若央行选择力度较轻的收紧政策,比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汇市可能重演11月19日的震荡一幕,投资者需做好风险防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