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农数据利好美元 人民币即期价大贬215个基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9日 03:4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印峥嵘 发自上海

  非农就业数据好于预期,成为QE2(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美国中期选举后的又一重磅消息,支撑美元短线走强,欧元则受爱尔兰预算问题拖累亚市尾盘走跌,人民币兑美元尾盘贬值幅度扩大。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和收盘均走贬。

  上周五(11月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5.1万人,预期增长6万人;10月失业率仍然持平在9.6%,预期为9.6%;10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15.9万人,预期增加7.5万人,创下今年4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

  就业数据利好美元致非美货币昨日全线下跌,央行授权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在6.6692,较上日中间价6.6610走贬82个基点。

  此后因市场对爱尔兰预算获得支持的能力存疑,加上希腊选举的政治不确定性,降低了欧元区资产的吸引力,昨日亚市尾盘,欧元兑美元盘中下挫0.7%报1.3938。

  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午盘后扩大贬值幅度,询价交易系统,人民币兑美元最后一笔成交价格报在6.6781,较上日收盘价6.6566贬值215个基点,全天成交区间在6.6692至6.6852之间。

  自6月19日央行宣布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1.8%。今年9月中下旬,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幅度一度达到2.2%,显示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的幅度加大。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自上周四触底75.63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反弹,昨日最高一度报在77.15,北京时间19点48分收报在77.1,上涨0.68或0.89%。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预计人民币未来几个月将加快升值步伐,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到今年底达到6.5~6.55、2011年底达到6.2的预测。

  花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彭程认为,中国不断上升的通胀率将使得官方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及其他货币加快升值步伐,经济复苏不平衡、出口持续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增加,都将加大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

  对于欧元昨日亚市午盘走弱,日兴资产管理公司驻新加坡负责人认为,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可能会对市场情绪产生短期影响,但产生的蔓延效应应该会得到适当控制。

  市场数据显示,美元指数自今年6月初以来下跌逾13%,号称“债券大王”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格罗斯近期预测,随着全球资金涌向高风险市场,可能会让美元有多达20%的跌幅。

  东方汇理银行外汇分析师指出,市场的注意力已经由欧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美联储的二次宽松,随着美元走弱,欧元兑美元将持续上行。技术面上看,欧元兑美元自10月15日以来上行趋势已经确立,目标价位有望上看至1.4483。

  东方汇理认为,维持2010年末欧元兑美元1.4200的预测,但2011年欧元的前途依然叵测。

  “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给欧洲货币政策一体化带来威胁。当QE2逐渐被市场消化,爱尔兰等国财政预算的不确定性等负面消息,将再次被外汇市场重视。欧元兑美元1.45的中期目标价格存在被下调的风险。”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美联储QE2出台意味着美联储“弱势美元”政策的延续,长期维持看淡美元的观点。非美货币中,欧元、澳元和新西兰元将走强。

  周浩表示,随着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利差扩大,针对美元的套利交易也将逐步兴起,带来全球性的跨境资本流动。备受青睐的亚洲、大洋洲将遭遇本币升值和当地资产价格的上升。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当周,美元隐含净空头近4周以来首次上升,增加1.1万份至1.87万份,显示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QE2)令投资者看跌美元。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期货投机性净多头寸较上周增加近一倍至9209口,与美元隐含空头头寸出现分歧,欧元方面,投机性净多头寸持续下跌至5万口。

  广发期货分析师冯亮认为,美元走势目前仍不甚明朗,预计将保持震荡。而外汇期货头寸的变化显示,英镑、日元以及加元将在近期走强。

  日本央行副行长山口广秀11月8日重申,若国内经济明显恶化,则5万亿日元资产收购项目的扩张将成为备选政策方案之一。山口广秀强调,若经济和物价条件的各种下行风险更加显著,央行将考虑以一种灵活的方式及时出台新政策,其中就包括扩大资产收购基金的规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