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弱势美元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金融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 01:51  上海证券报

  乐嘉春

  全球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都与美元走弱密切相关。已有迹象显示,弱势美元正在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和金融不稳定。除了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不利影响外,弱势美元还引起了全球汇率波动及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并将危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国庆长假期间,日本央行宣布实施零利率政策,旨在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和经济下滑。受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欧美和日本等主要股市出现明显上涨。此外,国际金价上涨至1350美元附近,国际油价盘中超过84美元,铜等基本金属价格也不断走高。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系列市场波动都与当前美元的走软密切相关。已有迹象显示,弱势美元正在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和金融不稳定。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美国相信,奉行弱势美元政策将为重振美国经济创造机会,因为美元大幅贬值至少可以为消除当前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创造奇迹。但美元持续走软的同时,也将对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构成很大影响。

  确实,美国主要经济数据自今年夏天以来表现欠佳。例如,近日公布的9月份美国失业率为9.6%(与8月份持平),修正后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仅为1.6%。美国一直认为,导致当前高失业率和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是“贸易逆差大于预期”。因而,美国有理由相信,通过施压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总体升值,可以达到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就业的贸易再平衡目标,从而为增进国内就业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但是,由于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复苏步调不一致,其中欧美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却相对强劲。在缺乏内需驱动增长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出口增长来刺激经济,施压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升值或默认本币贬值,结果必然是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最终将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

  另外,美元贬值也必然会导致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的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增加全球商品的生产成本和通胀压力的上升,对全球经济增长也将构成不利影响。例如,近来美国失业率及非农就业数据低于市场预期,预示了经济复苏势头仍相当脆弱,同时又增强了市场对美联储将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强烈预期,导致美元持续疲软。由此,刺激近期国际金价、国际油价及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其中,国际金价攀升至约1350美元,国际油价升至82.84美元,铜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纷纷走高。同时,美元持续贬值,必然会使过剩流动性流入其他国家,并增加它们货币升值和货币扩张的巨大压力,加大了其输入性通胀压力。

  所以讲,美元持续走软,正在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也构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或不利影响。

  除了会造成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影响外,弱势美元还将引发全球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并导致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面临泡沫快速膨胀的市场风险。

  这是因为,美联储为刺激经济而计划再度启动“量化宽松”政策,鉴于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会导致美元汇率再创新低。但在目前世界美元本位制下,美元持续贬值会导致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例如,目前美元兑日元汇率为82.07(创下15年新高),欧元对美元汇率为1.39,追踪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下跌了0.1%,至77.33美元。这表明,美元贬值正在或已经引发了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

  由于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导致世界各国制订各自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时缺乏相互协调,由此引发了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性货币贬值风潮,这将可能引发新的货币战争,并危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当然,美元持续贬值以及美联储再度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不仅会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引发欧美和日本等股市持续上涨,还将促使从美国流出的大量过剩流动性进入其他国家,引发这些国家的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出现快速上涨,最终导致这些国家的资产价格面临泡沫膨胀的巨大压力。所以,当前我们应当高度关注美元汇率的变化及其对国际资金流动性变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美元贬值,正在引发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及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泡沫,这种波动凸显了当今全球金融市场依然相当脆弱,弱势美元也终将危及全球金融的稳定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