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战争一触即发 美元为罪魁祸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 08:1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正 杨可瞻发自北京 成都

  3年前,《货币战争》一书红遍全国。3年后,随着日本央行时隔4年多再次祭出零利率政策,以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以及澳元、韩元等货币持续强势下,其政府放言将干预汇市。市场恍然惊呼,货币战争真的来了!

  那么,货币战争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何?汇市又是否真将演绎一场“春秋混战”?

  美元暴跌 多国出手干预汇率

  9 月15日,星期三,当指针转至北京时间11时30分,交易员突然意识到有超级买单正推高美元对日元汇率。而由于成交量迅速放大,散户级别的单子已很难在第一时间被打入。当天,美元对日元收报85.55,涨幅2.99%,创近5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前一天该货币对才触及15年新低。

  令人震惊的是,随后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公开证实,日本财务省进行了汇市干预,但拒绝透露入市干预规模。尽管如此,日元却并未因此摆脱大幅升值命运。截至上周五收盘,美元对日元收报81.9,9月以来已累计下跌近3%。

  在日元大幅升值削弱出口加上经济增长放缓的内外交困下,日本央行10月5日宣布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1%下调至零至0.1%。这不仅是该行自 2006年来首次重启零利率政策,更是1个月内两度出手干预汇市。遗憾的是,据统计,10月1日至8日期间美元对日元仍暴跌约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7日表示,因世界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缺乏协调,“货币战争”将可能发生。而如果说是“战争”,意味着参与方不仅只有日元一方。事实上,近期包括韩元、澳元、巴西雷亚尔、欧元等货币均走出了单边强势行情。本国货币异常走高下,一些国家央行已纷纷放出信号或出手干预汇率。货币战争已一触即发!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期间,欧元对美元累计上涨2.2%,逼近8个月来高点;澳元对美元累计升2.2%至0.9851,创下27年来最高水平;美元对韩币、美元对泰铢则分别累计下跌1.8%、1.5%。其中后者更一举创出自07年8月以来新低。

  然而,日本央行连续干预汇市就如冬天的一把野火,一场“货币战争”的硝烟也随之而起。其中韩国政府表示,为防止外资流入过度冲击韩元,欲加强外汇金融衍生品。同时鉴于汇市近期潜在的大幅波动,计划在必要时候采取干预措施。资料显示,韩国目前持有的美国国债已升至今年3月以来最高点393亿美元;巴西政府4 日则称,为稳定巴西雷亚尔币值,增加针对外国投资者在巴西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至4%,同时批准在本土市场增加吸纳美元、

  美元量化宽松埋“恶果”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直接点燃了一战长达4年的硝烟。而此次货币战争背后的根源又是什么?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货币战争直接原因是美元大幅贬值,造成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但归根结底,最本质原因是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最终抬升中长期美元走低预期。事实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倾向于靠本币贬值来提振经济,但结果却使避险资金大幅涌入大宗商品、黄金等资产,导致通胀预期提升;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各国政策更倾向于短期性。这样一来不仅未改善资产负债表,反而通过量化宽松等刺激手段不断扩大债务水平。

  “因为11月将召开美联储议息会议,故短期非美货币保持强势将是大概率事件,这也是为何各国政府干预汇市后并未提振本币原因,”李迅雷称,“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长期竞争力更强,长线来看美元很有可能将反转。”

  资料显示,10月1日至8日,美元指数重挫2%,9月单月更暴跌逾5%,使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跌幅高达10%。记者发现,2000年至今年上半年底的21个半年度中,仅在2002年上半年创出最大跌幅9%,其间平均下跌0.6%。

  东莞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俞杰则告诉记者,此次货币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欲重启量化宽松,最终实现美元贬值并刺激出口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举措相当于用牺牲未来利益来换眼前利益,以转嫁金融危机损失。但这样一来,美元长期的货币霸主地位肯定会动摇。即便如此,其他国家光说不做可能性更大,在避险资金纷纷进入商品市场情况下,单是简单的干预汇市很难逆转美元贬值之势。

  盖特纳迈出“多边合作”第一步

  在昨天(10月10日)结束的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上,美国财长盖特纳较为含蓄地表达了对当今国际货币局势的看法,因为此次他并没有把矛头直指中国。他认为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伤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基础之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新兴市场拉动本国消费的同时更应该促进出口,这样才能让他们 (指汇率操纵国)的货币升值。

  另外,他还指出,IMF在世界经济再平衡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应当起到统帅作用来支持一些国家针对经济再平衡的行动。有舆论称,这是继盖特纳采纳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莱文·桑德的“多边合作计划”后踏出的第一步。不久前,美国众议院刚刚以 348票对79票的大比例通过了 《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

  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还是认为对待汇率问题上仍需谨慎态度。不少国家首脑和财长们担心最近对一些国家的汇率(比如中国)施加的重压会激起更为强烈的反抗。目前流行的“货币战争”这一说法来自巴西财长吉多· 曼特加9月27号对外宣布巴西政府将干预汇市时的表态。

  国际货币基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表示:“IMF应当‘加深’在资本流动、外汇储备和汇率方面的工作。必要时候,IMF将出台相应的文件来阐述经济稳定在‘系统性稳定倡议’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对于盖特纳委任IMF“经济再平衡统帅”的高帽,他毫不避讳并略带诙谐地说道:“尽管IMF应当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但是我们在影响国家贸易和汇率政策方面的糟糕记录是有目共睹的,毕竟我们很难在多国的利益当中权衡利弊。”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认为,当前美国正在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制造了大量流动性,在推动美元进一步贬值的同时,也导致别国货币升值压力加剧。

  在华盛顿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7国达成一致共识,将合作以避免发生各国为维持出口刺激经济而进行竞争性货币贬值的事态。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