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战争没有赢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 07:07  证券时报

  当前,美欧货币当局释放出继续扩大流动性信号,日本央行祭出零利率政策,韩国、巴西、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均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一些发达国家指责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低估本币汇率……一时间,国际金融市场风声鹤唳,人们担心“货币战争”的潘多拉盒子可能就此开启。

  在当前语境下,所谓“货币战争”,是指各国争相压低本国货币汇率,以便让出口部门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保护或者扩大本国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欧美等国放松银根,采取包括“定量宽松”政策在内的手段向市场注入海量流动性,这成为美元等货币持续贬值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只要欧美国家这一政策不发生逆转,相关国家货币相对升值的压力将继续存在,贬值货币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

  “货币战争”的危害在于各国放弃合作协调原则,展开汇率贬值竞赛。这样,一国通过压低汇率赢得的短期出口优势很快会被其他国家的类似政策抵消。

  在此敏感时刻开打“货币战争”,可能刺激一些国家压缩进口配额和提高关税,从而引发贸易战,损害各方利益。

  人类历史上不乏“货币战争”的惨痛教训。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多个主要经济大国放弃金本位,从狭隘利益出发,施行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政策,加剧了危机破坏性,毒化了国际经贸关系,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通过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平台展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国际合作。其间,各国不仅增强了经济刺激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还就国际金融改革等深层次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从而有力稳定金融市场,增强了市场信心,缓解了危机造成的冲击。

  需要警惕的是,伴随危机影响减退,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倾向愈发严重。 (据新华社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