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10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下新高。美元大幅无序贬值,已将所有非美货币拖入被动升值的境地。应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设定“红线”:今年允许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幅度为3%,一旦触及红线政府就应及时地入市干预;中国应建立国际汇率合作阵线。
10月8日,经历国庆长假后,中国外汇市场一恢复交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830,较前一交易日走高181个基点,再度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一些专家表示,此次升值行情还将持续,预计年底前升值幅度为5%,中间价约在6.5左右。对此,笔者极度担忧,今年人民币升值还应“悠着点儿”。
美元贬值引发非美货币被动升值
目前,由于美元大幅无序贬值,已将所有非美货币拖入被动升值的境地。可以说,近段时期以来,美国强劲推行弱势美元政策,尽享弱势美元利于出口和减轻外债压力的利益,导致尚在主权债务危机中的欧元和英镑大幅被动升值,欧元和英镑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还能将汇率维持在历史均价位置附近;而对于稍弱些的日元和瑞郎而言,日元无论怎么说还是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衰退后的“恢复性”升值,而瑞郎则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人民币升值问题特别受到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关照”,为了能使人民币快速升值,9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所谓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这项法案试图修改美国贸易法,从而赋予美国商务部更大权限,使之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货币低估”行为视为出口补贴,进而对相关国家输美商品征收反补贴税。自6月重启汇改以来至今,人民币已累计升值2.5%左右。而10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照这样升值下去,中国出口企业将面临大量倒闭,工人将大批失业,农民工将持续返乡,社会很难稳定。而中国经济一旦出现危机,对全世界也绝不是什么好事。
眼下,中美之间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博弈正处于胶着状态。无论中国政府对美国再讲多少遍“不应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施压人民币升值无助于美国贸易逆差的改善”诸如此类的话,美国也会当成耳旁风,执意要按照“人民币对美元低估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而影响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这个思维逻辑单方面对中国的人民币施压以及实施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应该设定人民币升值“红线”
在各种压力面前,对于人民币的升值,中国不如变被动为主动,采取一些新的应对策略。
首先,积极把握人民币汇改主线。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拒绝了美国和欧洲对加快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他表示中国的货币改革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笔者认为,周行长的表态再次表明了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严正立场,也就是,我们将严格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就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线,一定要积极把握,严格遵守。
其次,避免触及人民币升值红线。今年6月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升值。照此下去,预计年底前升值幅度可达到5%。根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商务部、工信部以及财政部展开针对各行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外贸企业对人民币升值所能承受的压力区间在3%-5%之间,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前人民币升值达5%的话,即便是优势外贸企业也将无钱可赚。为此,应该设定“红线”:今年允许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幅度为3%。这是人民币升值的红线,一旦触及就意味着,外汇市场已使人民币汇率运行偏离轨道,这时,政府就应当及时地入市进行适度干预。当前,日本、欧盟、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巴西等许多国家已通过市场干预来应对本币升值的局面。可以说,目前,人民币即将进入升值干预目标区,希望政府应把握好入市干预的最佳时机。适度干预,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则,不必在意美国会给扣上什么“汇率操纵”的大帽子。
再次,营造国际汇率合作阵线。在几天前美国国会就国际经济和货币汇率政策举行的听证会上,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美国会与其他国家联手向中国施压,并暗示本轮人民币升值幅度至少应达到20%。但是,不久前日本央行干预日元汇率表明,在汇率领域完全缺少国际合作。美国想让人民币也走上日本1985年广场协议的老路,这既害了人民币,也害了欧元和日元,最终也不利于美元,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所以,中国应敦促欧盟和日本不应加入美国旨在针对人民币的多国联合干预联盟。为加强合作,中国宣布购买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以及意大利的国债,积极帮助欧盟尽早摆脱主权债务危机困境;同时,目前,中国抛售一部分日本短期国债,购进日本长期国债,这样可以适度缓解日元升值压力。相信通过这些合作,能够营造一个国际汇率合作阵线,从而确保人民币汇率稳定。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