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元筑底震荡 待危机而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02:1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陈康 赵延鸿

  从美元4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元指数已处于80附近的底部区间,下跌空间有限。如果美国经济进一步下滑,将引发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届时美元的反弹就会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否则美元将在欧美经济博弈中底部震荡。

  纵观过去四十年美元的变化,美元经历了70年代的熊市、80年到85年的大牛市、86年到92年的熊市、92年到2002年的牛市及2002年至今的熊市。总体来看,过去40年美元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期间有10次走强,其中最大的一次是80年到85年,涨幅95%。

  美元走强不外乎三个因素。第一个是联储加息,如80年到82年,还有04年到05年;第二个是美国找到新的高速经济增长点,如90年代后期的网络科技;第三个可以促使美元反弹的就是“危机”,包括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石油危机、英镑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甚至战争等等。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在各种危机来临之时,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降低,美元资产会成为避险港湾。在10次美元反弹走强中,有6次是“某种危机”触发所致,另外有3次是美联储为抑制通胀大幅加息,仅有一次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下面观察一下2002年以来,美元在熊市中的3次走强。欧元作为一种新的货币推向全球金融资本市场不久,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性贬值,不仅仅是对欧元,还包括其他主要货币如日元、加元、英镑等等,但有三个阶段美元大幅反弹。

  第一阶段2004年12月到2005年12月,美元指数由80升至90,升值12.5%,由于此前美国经济复苏加快,开始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为抑制通胀上行,美联储从2004年4月开始加息,美元的三月期LIBOR利率由1.18%跳升至2005年12月的4.53%,而期间欧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致使美元对欧元的息差放大,资本回流美国,美元对欧元的大幅升值。

  第二阶段为2008年7月到2008年11月,美元指数有历史最低位72升至88,美元4个月升值22%。这一阶段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风险资产遭到抛售,美元作为避险货币受到追捧。

  第三阶段则是2009年10月到今年6月份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元指数由76涨至89,涨幅达17%。随着2009年末三大评级公司对希腊主权债券的降级,拉开了欧债危机的序幕,欧盟及货币基金组织对是否应该和怎样救助希腊争论不休,而希腊国内为削减财政赤字引发了国内动荡,使投资者对欧元的前景表现出高度担忧,欧元开始对美元贬值,美元也再度出现大幅升值。

  纵观这三个阶段,有两个阶段美元的走强仍是全球投资者寻求避险所致。

  展望未来几年,考虑到目前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联储未来两年加息的步伐会非常缓慢;虽然奥巴马总统大力倡导低碳新能源,但是否能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前述第一个、第二个可以触发美元反弹的因素似乎都是遥遥无边,唯有第三个因素随时可能发生。

  我们无法猜测美联储对美元贬值的容忍度有多高,但美元的进一步贬值,的确会伤及美元的信誉,过去10年中国等国家开始在外汇储备上采取多样化,不再把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外汇储备。如果美国希望美元走强,恐怕只有“某种危机爆发”一条路。

  上周二美元指数的单日暴涨,以及近一段时期黄金价格的缓慢攀升,显示市场对未来担忧加剧。这种担忧不仅仅包含了对经济下滑,也包含了对全球战略格局的担忧。从历史上来看,目前我们对美元的判断是震荡筑底,等待“危机出现”反弹。

  时间低点高点涨幅主要诱因

  1973年7月-1974年1月90.53109.520.95%石油危机

  1975年2月-1976年7月93106.7714.81%美联储加息

  1980年6月-1985年2月84.22164.7295.58%高利率、拉美危机

  1987年1月-1988年7月85.498.1414.92%87年美国股灾

  1991年2月-1991年7月80.496.7220.30%海湾战争

  1992年9月-1993年12月78.8296.8422.86%英镑危机

  1995年9月-2002年3月78.33120.0453.25%网络科技、亚洲金融危机

  2004年12月-2005年12月80.8592.0413.84%美联储15 次加息

  2008年7月-2008年11月71.887.221.45%全球金融危机

  2009年10月-2010年6月74.388.418.98%欧债危机

  美元指数的10次走强及主要诱因(按时间排序)

  数据来源:Bloomberg,莫尼塔公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