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乔治·索罗斯:假如德国退出欧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2日 04:0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乔治·索罗斯

  德国过去曾处于欧洲一体化的中心,他们愿意作出一些牺牲,以争取欧洲的认同。但是这些日子已经结束。欧元陷入了危机,而德国扮演了主要角色。德国人不再觉得自己极为富有,所以,他们不愿继续充当其他欧洲国家的钱袋。这种态度的转变可以理解,但它使欧洲一体化进程陷入停滞。

  从设计上看,欧元从启动之初就不完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建立了货币联盟(央行),但没有建立政治联盟(中央财政部)。当涉及主权信用时,欧元区各成员国需要各自为战。

  在希腊主权债务问题上,欧盟当局反应迟缓,原因是欧元区成员国分歧极大。法国及其他国家愿意表现出团结,但德国——在20世纪曾两次遭受价格失控的重创——不愿看到任何通胀压力的积累。于是,希腊危机开始恶化并蔓延开来。当欧洲领导人终于采取行动时,他们不得不拿出一个规模大得多的救援方案。

  但欧元区目前出台的政策,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留给我们的教训完全相悖,有可能会将欧洲推入旷日持久的滞涨,甚至更糟。如果这真的发生了,德国将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德国想要一个坚挺的货币与平衡的预算而指责它,但作为最强大与信誉度最高的国家,它正不知不觉地将自己具有通缩效应的政策,强加于欧元区其他国家。

  德国应考虑以下思维实验:退出欧元。重新恢复的德国马克将会一路飙升,欧元将会直线下跌。欧洲其他国家将会变得具有竞争力,从而依靠增长摆脱困境,但德国将会发现,拥有一个币值过高的货币是多么的痛苦。它的贸易收支将会变成负数,失业率将会高企。国内银行将会因汇率发生严重亏损,从而需要巨额政府注资。但德国政府可能会觉得,与拯救希腊或西班牙银行相比,拯救德国银行在政治上更容易接受。当然,这纯粹只是假设,因为,如果德国退出欧元,其政治后果将不可想象。但上述思维实验,或许有助于阻止这种不可想象的事情成为现实。 (作者为索罗斯基金公司董事长,文章有删节)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