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美金融改革依然路漫漫

  证券时报记者 徐 欢

  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降低了欧元未来取代美元的可能性,人民币将有机会挑战美元地位,但预计至少要经过30年时间

  本报讯当前,“经济二次探底”言论甚嚣尘上。为巩固经济复苏、重建市场信心,欧美各国正加大力度推行金融机制改革。那么,各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机制利弊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许成钢和中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韧。

  向松祚认为,要解决美国金融监管的问题必须要回到金融本质,即禁止发展过量的金融衍生品,为企业建立一个公开竞争的融资环境。他认为美国应该重新回归到70年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真正达到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该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分开管理,限制商业银行拥有投资银行,银行家与证券经纪商必须要分业经营。通过这种方式,在较高风险的证券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之间建立防火墙。

  向松祚表示,虽然欧洲对金融衍生品涉足不多,并尤为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但是其最大的问题在于金融市场不统一,不能达到规模经济,而目前欧洲采取的“统一汇率、禁止裸卖空”的措施是正确的,将有助于对其金融市场的监管。而中国则需要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并放开对民营资本的限制。向松祚认为,未来欧美中的金融体系和监管模式将会逐渐趋同。

  许成钢表示,世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另一种是以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目前多数欧洲国家都沿用后一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能够在技术革新上不断开拓进取,但市场的波动性较大;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则较容易调动资源,追赶前沿,也相对稳定。两种不同的体系各有利弊,若要从以银行为主导的模式转化到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许多相关配套措施,比如法制。德日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具备相对稳定的特性,因此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小。

  白韧表示,在金融体制以及监管模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劣,而是要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定。他认为,由于美国在贯彻金融监管体制上牵扯着各方复杂利益,而欧洲国家间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预计金融改革之路依然漫长。

  对于欧美国家在应对危机时采取的不同对策,比如美国通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加大力度促进就业来刺激经济发展,而欧元区国家则是通过减支加税来缩减庞大的国家财赤,向松祚认为美国目前是依靠美元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优势才得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但这一措施是暂时性的,最终还是要回到紧缩的财政措施中。许成钢则认为,这是由于两个经济体之间存在差异。美国在资本市场上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借债的方式获取资本,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而欧元区国家由于主权债务评级被不断下调,举债能力不断降低,唯有采取紧缩的应对策略。

  许成钢表示,欧元区目前的问题牵扯到政治经济学以及纯经济领域,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发行货币的权利和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权分离;从纯经济领域看,一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离。但他同时认为,欧元不会消亡,欧元区国家将会尽最大的努力维持欧元区的统一。

  向松祚认为,由于欧洲经济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财政不透明,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人口老龄化等,因此不排除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将会进一步恶化,但是由于美国和亚洲的经济复苏步伐持续稳健,因此出现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此外,他认为,欧元弱势将在未来持续较长时间,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降低了欧元未来取代美元的可能性,人民币将有机会挑战美元地位,但预计至少要经过30年的时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