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DP强劲无奈通缩顽疾 日本央行或再次妥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0日 11:10  汇通网

   【摘要:今早公布的日本GDP数据强劲,显示经济改善,但通缩忧虑仍存。由于增长主要来自出口需求拉动,在欧洲债务危机弥漫全球市场、日元倾向因避险走高的双重压力下,日本经济的复苏仍存在变数。日本央行今明两日的议息会是否将再次被迫扩大宽松货币政策?】

  周四(20日)07:50公布的日本第一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率上升4.9%。机构纷纷表示,出口强劲增长带动了经济改善,也拉动了日本国内需求的增长。但是,在欧洲债务危机弥漫全球市场、日元倾向因避险走高的双重压力下,日本出口能否一直担当起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直至国内需求成为经济增的主要驱动力?这将是日本能否顺利战胜通缩的关键所在。周五(21日)的11:30-12:30,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预期,日本央行(BOJ)可能会被迫再次扩大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

  GDP强劲显示经济改善,但通缩忧虑仍存

  日本内阁府(the Cabinet Office)周四(20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第一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率上升4.9%,创09年二季度以来最快经济增速,但不及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5.9%。日本经济复苏在2010年一季度加速。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资深经济学家Yoshiki Shinke周四(20日)表示,随着企业利润的上升,家庭部门复苏的迹象也已经出现。他表示:“我们不应当感到太乐观,但日本经济很可能仍然将维持平稳的增长步伐复苏,因日本国内需求改善。”

  日本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前景也变得更为乐观。日本财务大臣菅直人(Naoto Kan)周四(20日)在GDP数据公布后表示,日本一季度GDP报告显示经济稳固复苏。汇通网提醒,然而,菅直人同时指出,日本经济增长势头料将持续,但下行风险仍存;金融市场波动以及通缩是日本经济所面临的风险。目前断言是否将上调经济评估还为时尚早。仍需观察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复苏。外需和政府政策举措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原因。

  摩根大通(J.P. Morgan)驻日本首席分析师Masamichi Adachi周四(20日)评论GDP数据说,日本持续依靠出口拉动经济需求令人担忧,因欧元区这一重要市场经济的任何恶化都将拖累日本经济复苏。意味着之后的GDP数据增长幅度更为温和。“日本国内需求企稳,但目前仍是主要靠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这一因素令人担忧,因为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也意味着日本出口可能会受到打压”。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驻日本首席经济学家Susumu Kato表示,日本GDP数据最重要的显示了资本支出持续复苏,虽然其复苏速度相对温和。“资本支出复苏”是内需驱动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条件。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业资本投资季率上升1%,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上升。“我们预计,实际GDP在二季度和之后会小幅放缓,但2010财年的剩余时间内,增长仍有望持续。”

  德意志证券(Deutsche Securities)策略师Makoto Yamashita周四(20日)评论说,今日公布的日本一季度GPD数据显示,GDP增长主要来自强劲出口需求的带动,同时也带来带动了日本国内需求的上升。但这并不足以让我们对日本经济前景有十足的信心。因海外经济特别是欧元区经济充满不确定性。

  周三(19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些分析师怀疑,在日本通缩仍无望结束、且日元在欧洲债务危机下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复苏能否持续下去? 

  瑞穗研究机构(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资深经济学家Hirokata Kusaba周三(19日)表示,若欧洲债务危机再次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并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则日本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他补充说,这将对日本经济构成非常大的威胁。

  日本央行压力不减,或仍被迫扩大货币规模

  周五(21日)的11:30-12:30,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维持利率在0.1%不变,但货币宽松规模存在变数。

  有分析师指出,若日本通缩持续,出口的下跌将引发企业利润下降。日本央行(BOJ)可能会被迫再次扩大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特别是在7月大选前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

  日本财务大臣菅直人(Naoto Kan)周四(20日)在GDP数据公布后表示,预计日本央行将制定适当政策并灵活应对通缩;预计日央行将同政府保持密切合作。

  为了采取更多的措施对抗通缩,日本央行可能会在周五(21日)公布对抗通缩措施的纲要,以支持其经济发展。 

  日本自民党主席周三(19日)表示,2011财年日本国债发行量可能将达到60万亿日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