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以升
按照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原则,在当前美元对几乎所有货币一边倒升值、美元指数大幅升值的背景下,笔者以为,人民币对美元应该按照篮子货币定价,对美元有所贬值。这符合中国贸易利益,也符合中国金融利益。
5月4日至5月7日,世界金融市场惊魂不定。美元指数约从81飙升至85。其中欧元对美元汇率约从1.33贬到1.26,贬值幅度达5.3%。自2009年12月美元启动本轮升值以来,美元指数从75升至85,升幅达13.3%。其中欧元对美元约从1.5贬到1.26,贬值幅度达16%。
但在这期间,由于人民币近乎完全盯住美元,人民币对欧元等单个货币以及对“一篮子货币”均实现了大幅升值。
5月4日至7日这四个工作日,人民币对美元基本持平,但同期对欧元升值幅度达4.67%。自2009年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微升,但对欧元则升值超过12%。
遥想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也是一轮美元大幅上涨之时。当时美元指数从73升值到89,上升22%,美元对欧元升值超过13%。
而当时,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持平,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约15%,其中对欧元升值超过15%。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平,导致人民币对篮子货币大幅升值,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这在贸易层面削弱了中国出口竞争力,在金融层面则强化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导致大量投机资本流入。
2005年7月中国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从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转变到参考“篮子货币”。当年8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解读了“篮子货币”的含义。周小川指出,着重考虑中国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权重作为篮子货币选取及权重确定的基础,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相应地,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也自然会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
然而,自2008年6月,尤其是自2009年10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整体上和美元保持了一定的挂钩机制。这等于是人民币放弃了汇改时确定的参考篮子货币机制。这在危机时期和中国宏观扩张的政策相悖,并且强化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实际上,在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以及2009年底至今,尤其是上周美元指数飙升时期,按照汇改确定的篮子货币机制,人民币有充分的理由实现对美元贬值。
这也是市场的真实预期。在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期间,人民币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NDF)一度贬值超过5%。而5月7日,NDF市场人民币则一度触及逾8个月来新低,这是市场清晰的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预期。
自2005年汇改启动以来,巴西等国际上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处于长线升值态势中。但是,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汇率从1.6贬值到2.4,贬值幅度50%,2009年3月迄今,雷亚尔升值,但至今也只有1.8的水平。
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20%(1美元兑42卢比到50卢比),俄罗斯卢布贬值40%(1美元兑25卢布到36卢布),韩国韩元贬值50%(1美元兑1000韩元到1500韩元)。而且,迄今为止,卢比、卢布、韩元均没有升回到2008年9月对美元的汇率水平。
今年5月4日至7日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以上新兴市场货币均对美元有较大幅度贬值,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坚挺。
自2003年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以来,大量资本流入我国,导致央行外汇占款激增,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多重负面影响。说到底,这是由于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导致的,怎么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实际上是中国宏观金融政策的一个最重要命题。笔者以为,在美元强势升值时,人民币通过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定价,实现对美元的小幅贬值,是缓和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最好的做法。
参考篮子货币,对美元上下浮动,本应是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最重要表现,但人民币一味参考美元机制,损害了2005年汇改创造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本该有的灵活性。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下的全球资金避险机制,再度推升美元。这是由金融资本导致的美元升值。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有实力跟随美元如此大幅升值吗?如果未来美元指数继续上涨至90、100,人民币有实力继续跟随大幅升值吗?
答案是否定的。今年3月份迄今的贸易逆差,已经说明人民币正在接近其真实价值。按照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3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他们的模型过去一直显示人民币被低估,但现在已经不再如此。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
从各个方面来说,人民币重新回归参考篮子货币定价机制,和众多新兴市场货币一样,对美元小幅贬值,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环境均有益处。如果未来美元进入中期反转升值通道,当前的小幅贬值还可以测验中国可能面临的国际资本外流压力。
(作者系本报评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