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贸易摩擦或长期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2日 01:54  新京报

  ■ 头条评论

  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像是一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在关注美国给予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待遇时,也不能忽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30日发表署名文章称,中美经贸合作的总体利益关系基本平衡。中美经贸合作不仅给中国,也给美国带来巨大收益。简单把中国在货物贸易中的顺差解读为中国受益,美国吃亏,是非常片面的。

  实际上,中美贸易中,更有可能的是中美双方受益,美国受益更大。但是,中美的贸易摩擦,或许并不会因为“吃亏受益”的讨论平息而消散。

  回顾中美经贸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不断高速增长,折射的是两国互补的经济结构,双方均是双边贸易的受益者。虽然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贸易保持着逆差,但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一直维持巨额顺差。另一方面,中国对美贸易以“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加工贸易为主,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从贸易利益来看,加工贸易所带来的福利基本上回流到了跨国公司母国,即美国。

  中国与美国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但是摩擦并没有因为其互补性而减少。这在后危机时期袒露得更为直接。如何看待不断加剧的中美经贸摩擦?这不仅关系到中美今后经贸合作的态势,还会对整个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笔者认为,应该站在新的全球经济趋势框架内重新审视中美经贸关系。

  无论是全球层面还是区域层面,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个重新组合和调整的过程。中美经济合作还会继续扩大。这点毋庸置疑。1-2月份中国对美出口35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进口142.0亿美元,同比增长36.8%。

  但同时,中美经济摩擦有可能会向更高层次的制度化摩擦方向发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将从单个产品逐渐扩散到产业,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近期,关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问题,成为中美经济摩擦的焦点。美国试图更多地从制度层面促使中国改善对美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不出意料,汇率问题将成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S&ED)第二轮核心。

  究其原因,受危机冲击,中美双方的经贸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

  尽管全球经济走向复苏,国际贸易将再度繁荣,但扩张的速度和程度将低于上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水平。在美国新经济引擎确立前,很容易出现贸易保护的情况。

  二战后,每当经济陷入困境,为了挽救饱受危机折磨的国内制造业,美国政府会改变原有的经济政策取向。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迫使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接受“自愿出口限制”以减缓日本出口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长。根据学者布伦纳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恢复,得益于工资增长和美元汇率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美国要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就是要借此恢复其制造业的竞争力,而在中国坚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时,美国对中国制造业设置贸易障碍,以保护其劣势部门的做法就不足为奇了。在后危机时期重塑经济格局过程中,削弱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有其客观必然性。

  此外,贸易摩擦是能源摩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石油需求旺盛以及油价持续走高,使能源问题成为焦点。在一个有效的全球能源合作机制形成之前,能源竞争不可避免。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势必会与发达国家争夺能源,成为导致经济摩擦的一个重要因子。

  如上所述,经贸关系纠葛的背后,其实是利益格局重整的产物,也是发达国家经济重新增长的必要路径。美国的贸易保护服务于其实施国内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的需要,以期重新打造经济发展新战略。

  应该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更像是一种不对称的依赖关系,而非一种平衡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远超过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危机启示我们,虽然这种结构短期难改,但中国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动地跟着美国的步伐。在关注美国给予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待遇时,也不能忽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应赶在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前,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外贸战略。

  □史晨昱(工行投行研究中心副处长 经济学博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