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默克尔一箭双雕 IMF入驻希腊或已成定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 08:10  汇通网

  希腊终究还是沦落到要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的地步。欧元区各成员国看似齐心协力,实则貌合神离,即使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苦口婆心劝说成员国不应让IMF入驻希腊援救计划,但单一货币体制上的缺陷还是无法避免这样的结局出现,“狼”终究还是来了。 

  一位德国政府官员周四(25日)表示,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双边会谈中就一项希腊财政援助计划达成协议,计划包括来自欧盟成员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该政府官员补充,此份协议已在欧盟领导人会议之前已达成。协议公布后,欧元/美元快速下滑并跌破1.3300水平,刷新10个月低点至1.3277。 

  IMF作为实际运作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不管其实质是怎样的,都必然要披上一层光鲜的外衣,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包裹在那层外衣下的真实意图,一个穿上慈善外衣的商人究其本质仍是商人,尽管慈善可能有助于其更好的牟利。即使之前对IMF援助计划持明确反对立场的法国总统萨科奇也在这次声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许一个希腊可以救,但当开了成员国救助先例后,如果葡萄牙或者西班牙等国若财政问题继续恶化,还是不是应该责无旁贷地援助他们?这一切似乎都已被安排好,只等一些催化剂的出现。 

  默克尔一举两得,德国全身而退 

  从近期的事件观察,德国似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不帮助希腊。任何关于欧盟成员对于希腊资金援助的传闻,都会遭到德国的迅速辟谣和反对。 

  欧盟执委会主席巴洛佐上周末才施压各成员国,建议以国与国之间相互借贷的方式,尽快解决希腊的债务危机。 

  不过,德国总理默克尔随后直言,对希腊的援助不属峰会的议程,希腊目前不需要援助。她在接受“德国广播电台”专访时说,应该避免对峰会有错误的期待,导致金融市场不安。 

  默克尔强调,希腊总理一再表明,还未向欧盟伸手求援,希腊在欧洲各国领袖的支持下,靠自己解决问题,对欧元来说最好。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形势其实都不大乐观,他们都宁愿明哲保身,且正努力保持着国内复苏尚且脆弱的经济。此时,若他们出手救希腊,就意味着可能威胁国内的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只会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救助希腊,毕竟自身的经济发展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关键的。 

  德国被视为是最可能伸出援手以避免希腊违约的国家,希腊原本期待德国能够伸出援手,但是德国国内舆论强烈反对德国援助希腊,德国政府自然不敢冒民怨,独自强出头,为此希腊副总理潘加洛斯因而抨击德国“见死不救”。 

  但这不能全怪罪于德国。包括希腊在内的地中海国家,如葡萄牙、意大利与西班牙在加入欧元区以后,有了欧元这个靠山,政府与企业都好像买了安全保险一样,大量贷款与消费,经济也因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它们乘着全球低息的大环境,大举借贷,来刺激楼市,促进消费。结果是工资提高、债务升高,财政赤字亦升高,但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作效率却没有提升,南欧人还是继续享受其轻松悠闲的快乐生活。兢兢业业的日耳曼民族根本没有理由为这些国家的奢侈生活买单。况且,欧元的贬值将大大提高以出口为主的德国GDP,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复苏之路。 

  作为希腊最大债权人的法国对于德国的支持显得尤关重要,默克尔为促成这份协议已游说多日,而萨科奇曾对IMF援助欧元区成员国的计划表示反对,欧洲央行行长(ECB)特里谢也不同意此做法。在声明出台后,特里谢马上出来表示,IMF对希腊的援助是非常糟糕的注意,但这种言辞已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有许多欧元区成员国在周四早间表示,他们支持IMF援助希腊的计划。因此,默克尔和萨科奇对于希腊援助计划的声明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此外,这也是对市场担忧欧盟关于希腊如何在缺乏其他成员国资金援助的情况下避免债务违约的正面回应。 

  欧元区财长上周(3月20日)曾表示,希腊的援助资金应来源于其他欧元区成员国,但他没有提及IMF的援助方案。 

  由于受到德国内部的反对浪潮,默克尔“只能”奋力争取IMF的援助,这对默克尔来说可以是此完美的政治演出。一方面,希腊资金援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德国可以做到“只出力不出钱”,从而完美地功臣身退。 

  IMF终如所愿,希腊真能见得阳光? 

  在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不久后,IMF就主动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帮助希腊。为什么IMF表现的如此积极?从历史观察,IMF这样的举动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了包括货币紧缩等政策在内的一系列药方,但这些政策在印尼、泰国等地区并没有起到多大的积极作用,反而导致了内需萎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严重等问题的恶化,反倒是在马哈蒂尔的领导下逆IMF药方而动的马来西亚,通过外汇管制、稳定汇率等一揽子方案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动了股市的回暖与经济的复苏。 

  金融危机下的开放程度较高但经济基础并不雄厚的东亚国家,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被消耗干净,在清偿债务与扩大投资以刺激生产并扩大内需的压力下,各国不得不向IMF大举借债,但IMF在此时却开出了极为苛刻的贷款条件,据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透露,这些苛刻而隐蔽的条件有:国有资产的私有化,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自由贸易等。这些条件冲击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自主权,而在东亚国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开出,无疑是赤裸裸的趁火打劫。 

  无怪乎韩国舆论界将韩国接受IMF苛刻的贷款条件以获取550亿美元贷款协议的签订日称作新的国耻日,当时作为候选人的前韩总统金大中对该协议立即对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对IMF惟命是从的泰国川·立派政府也被国内舆论指责为一味讨好西方,使泰国在西方新一轮的“经济侵略”下失去了自主权。2003年泰国提前偿清IMF120亿美元的债务,带领泰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泰国领导人他信在国旗下发誓“泰国将永远不再做国际资本受伤的猎物,决不再祈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  

  那么,IMF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 

  IMF的最大股东是美国,在IMF中占有16.83%的投票权,看似低于其所占世界经济的比例,可IMF重大议题都需要85%的通过率,因此唯有美国享有实际否决权,这又明显与它所占全球经济的比例极不相称。显然,IMF的任何重要行为,没有美国的点头根本行不通。相比之下,中国仅有3.72%的投票权,可谓无足轻重。 

  正因为美国拥有实际的一票否决权,即使世界其他国家再怎么想向IMF注资,只要美国不认可,所注入的资金就不会计入投票权权重系统,其在IMF中的地位依然不会改变。 

  很显然,IMF可以说是被美国操控着,他们的任何目的都符合美国的最高利益。 

  欧洲的经济都被看做是僵硬呆板的,这里的人依赖福利,这里的产业基地陈旧不堪。希腊虽然暂时缓解了债务违约压力,但最终恐将难逃厄运。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