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汇市场波动频繁 外币理财产品回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5日 02:29  新京报

  随着加息预期持续增强以及希腊债务危机蔓延,近期外汇市场波动频繁。英镑、欧元出现大幅度下跌,澳元、加元则急剧上涨,沉寂多时的外币理财市场也迅速升温。但理财师建议,目前各国的经济走势还不明朗,外币理财产品的风险仍不可测,购买前应充分衡量其汇率、流动性风险。

  美元澳元占据主导

  上周共有9家银行发行了22款外币理财产品,比2月底的数字增长过半。从数据统计上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外币理财市场显现复苏迹象,进入今年,其发行数量更是稳步回升。

  22款产品中美元和澳元成为主力币种,分别达到9款和4款。从上周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来看,美元1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0.90%;3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低为0.90%,最高为0.95%;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最高为2.35%。澳元3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3.50%。

  虽然美元产品发行量最高,但中行理财师认为,今年的澳元市场表现将最为亮眼,因此在选择外币理财产品时不妨多选择一些澳元产品。目前经济学家普遍预测年内澳元还将会加息一至两次,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将水涨船高。以三个月期的澳元固定收益产品为例,1月收益率在2.5%至2.8%,加息后,3月收益率上升为3.5%,而一年期的澳元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高达6.1%。

  人民币换汇买理财产品不可取

  虽然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渐长,但是并非所有投资者都适合购买这类产品。“购买外币产品需要直接用外币购买,或用人民币等其他币种兑换成产品对应币种后再投资。这就导致了在产品实际收益外,还要考量到汇率变动可能导致的兑换损益情况。”中行北京分行理财师提醒说。

  以购买澳元产品为例,目前人民币对澳元的汇率约为6.25,意味着10000澳元可以兑换62500元人民币,如果现在拿这笔钱购买3个月期的澳元产品,按照3.5%的收益来算,3个月后产品到期获得的澳元即为10087.5澳元。但如果3个月后,人民币对澳元升值到6,将所获得的10087.5兑换成人民币则为60525元。

  中行理财师提醒,虽然目前美元、澳元都有走强的趋势,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正在不断加强,市场普遍观点认为可能在下半年就会开始加息。如果手中持有的是人民币,那就尽量不要选择兑换成美元或者澳元去投资,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因此,大部分外币理财产品还是比较适合已经持有外币的投资者。

  部分在售外币理财产品

  中国银行“汇市争锋”产品:挂钩澳元/美元即期汇率的保本浮动收益型,投资币种为美元或澳元,期限为3个月,美元产品投资收益率(年率)为0.20%或1.60%,澳元产品投资收益率(年率)为1.00%或5.00%。3月24日至3月31日公开发售。

  东亚银行“牛熊双盈4”中国+亚洲指数基金保本投资产品:挂钩由4 只香港及纽约上市基金组成的篮子挂钩标的,投资美元,期限为2.01年,期望收益率为1.5%。3月17日至4月2日发售。

  招行“金葵花”岁月流金60天理财计划:投资美元,期限60天,投资于外币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金融工具,收益率约为0.9%。工作日均可购买。

  ■ 小贴士

  看清产品投资方向

  从目前外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来看,多数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少数投资债券,而结构性理财产品曾是负收益和零收益的重灾区。

  理财师表示,投资者如对所购产品的挂钩标的未来走势判断失误,会陷入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窘境。此外,挂钩标的为股票、基金、指数或商品的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多为高风险投资,银行可能将其设计为保本浮动收益型或者部分保本型产品,投资者需要识别其中蕴藏的风险,看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实现盈利。

  注意赎回条件

  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期限普遍较长,一些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不允许提前赎回,一些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虽然能够提前赎回,但只能在特定时间赎回,且需要支付赎回费用。此外,尽管有的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有保本条款,但其前提是产品必须到期,提前赎回就有可能亏损本金。购买前应充分判断自己资金的流动性状况,确定在投资期内都无资金需求。

  短期投资为宜

  目前具体外币走势可能还比较复杂,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面临波动,因此以短期为宜。

  理财师建议,如持有澳元、美元等货币,可考虑做短期产品投资,如外币加息,有机会重新选择产品,获得较高收益。如手持币种相对人民币贬值,如英镑、加拿大元等,投资者可考虑将手中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购买人民币产品。投资外币理财产品,从目前情况来看应该买6个月以内的产品。

  本报记者 苏曼丽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