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明
该来的总是要来。虽然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强调经济复苏政策不会在形势完全转好之前轻易退出,但是美联储已经开始酝酿市场退出机制。伯南克近期公开表示:已为未来取消非常规经济刺激措施制定了一个强有力的策略,虽然加强监管依然是避免危机重演的最佳途径,但美联储必须对加息持开放态度。
从近期数据来看,虽然高失业率、消费动力不足与中小银行倒闭风潮依然困扰美国,但是即便是相对于早已复活的金融市场体系而言,整个经济体系的复苏征兆亦可算初步确立。生产领域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去年12月制造业指数自11月的53.6升至55.9,创下2006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准,就业领域ISM分项指数则从50.8小升至52.0。
由于就业市场环境有所好转,消费者信心也有所上扬。纽约经济咨商理事会近期公布数据表明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扬升到52.9,高于11月修正后的50.6,升至3个月高点。此外,次贷危机的根源——房地产行业出现缓慢复苏迹象。据近期发布的标准普尔/凯斯席勒房价指数,全美20大都会区2009年10月指数上扬0.4%至季节性调整的145.36。以全美来看,目前房价已位于2003年秋季的水平。
实体经济初步复苏的确立,引发美股主要指数近期的较大涨幅,其中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更是连续收涨,1月12日收盘涨45.80点,至10664.00点,涨幅0.45%,创下去年11月9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也是2008年10月1日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不过,这同时也给未来美国经济后续稳健增长埋下了通胀与过度繁荣的隐患。
作为格林斯潘的继承人,伯南克有理由吸取前者的历史教训,应对危机的宽松货币政策不能因为市场压力而推迟撤出,否则低利率政策迟早会推动美国金融经济再现泡沫化进程。当然,就目前世界经济状况而言,虽然出现二次回调的可能性已大大下降,即便是偏向悲观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也坦承:美国经济在2010年下半年再度滑入衰退的可能性大约为三分之一。
但是,最优的策略,却依然不是直白宣布明确的退出计划。从经济学预期理论的角度出发,货币政策的最优化在于控制实体经济参与者的预期。简明扼要地说,就是让实体经济参与者以为经济复苏刺激政策仍在延续,从而有动力采取更多相对激进的经济参与行动,如企业家重新扩大再生产,从而提高产出与就业;消费者提升消费信心,从而刺激产出与进出口增加等等。
然而,实际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在慢慢收紧,这样既能保障实体经济的稳步复苏,又能避免宽松性货币政策过度延续带来的后续经济泡沫化压力。在调控市场参与者预期方面,不得不说,伯南克尚需向其前任格林斯潘学习。公开发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又不乏相应的政策灵活性。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与度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某种艺术,而非技术。
对于中国来说,美联储可能到来的加息或许是个好消息。从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至少美联储对于美国经济未来复苏已抱有相当大的把握,一旦美国经济明显好转,那么中国的贸易出口压力将会有所缓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重商主义贸易保护政策自然退散。这对释放中国过剩产能与就业压力、保障经济增长长期稳定不无裨益。
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出发,美联储前期过于宽松的低利率政策已成为推动热钱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些热钱过快流入已对当地金融投资品市场稳定与通胀治理构成了极大威胁。如果伯南克能够尽快采取加息政策,那么利差空间收窄将会迫使部分游资回流,同时美元贬值也会受到抑制。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外汇资产保值与出口增长极可能受益。
(作者系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