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兑换行过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03:44  21世纪经济报道

  胡婧薇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人士透露,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扩大13个省市自治区和4个计划单列市的试点名单正在最后敲定中,“有可能在12月晚些时候公布”。

  但是,还在试点中的这一“特许”业务面临尴尬境地,纯粹的货币兑换公司正在苦熬这个冬天。

  在银行各个网点纷纷开展外币兑换业务,以及遍布各地的廉价黄牛的冲击下,货币兑换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

  2005年前后,银行之外的非金融机构开始货币兑换业务,艾西益、通济隆在内的大型外资兑换机构进入中国,上海陆家嘴旗下的易兑行也是最早成立的兑换机构之一。

  “生意额逐年减少,而维持门店的成本增加,没有特许牌照的情况下很难维持多家门店。”一位参与易兑行开业的知情者称,由于特许牌照较原本预期难以获得,曾经计划一年扩张几十家门店的计划便被搁置。

  在网点上,货币兑换机构被认为可以与银行差异竞争,如在宾馆、机场、旅游集散地开设网点。但事实上,对货币兑换机构十分钟情的机场,银行网点也十分看重。以首都机场为例,到2009年9月,首都机场有18个人工的外币兑换网点,其中四家货币兑换机构占据12个网点,另有6个网点归属不同银行。

  而外管局的刚刚于11月11日完善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是货币兑换行在苦苦坚持中看到的一点点希望。

  “新的管理办法有很多鼓励措施,如对单笔500美元以下的小额兑换,允许经营机构先办业务,事后在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补录。这便可以节约一半的业务时间,而快捷是和银行竞争一大利器。”一家正在申请特许牌照的机构表示。

  上述机构称,一旦可以做双向兑换,业务量在笔数上可能不会增加很多,但数额会大得多。而且每日兑换所得的本外币,其匹配的部分不再需要和银行对冲,便获得这笔对冲利益。

  为了在竞争中胜出,等待牌照中的兑换机构也正考虑尝试新的定价方式,如“比银行更优惠的牌价抢占市场份额”。

  另一家兑换机构的负责人表示,获得牌照后,机构未来或许能增加更多的服务,“银行的现金业务逐渐萎缩,我们或许会考虑将兑换业务等此类现金业务外包”。

  也许,真的等到银行为了提高效率放弃掉这点“蝇头小利”而将这些兑换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这些货币兑换行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