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弱美元趋势有望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 05: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周文渊 北京报道

  经过近3个月的盘整之后,9月8日美元指数破位下跌,最低跌至77.047,这是近一年以来的最低价位。当天美元指数收报77.257,下跌0.96%。9月9日,亚洲市场美元指数虽未继续下探,但是反弹之势仍很弱,美元指数在77.164-77.450之间波动。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指数近期已经运行至关键点位,或继续下挫向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下跌通道回归,或弱势盘整并寻机向上突破,重新走强。目前来看,前一种走势的可能性更大。

  两个导火索

  近期美元下跌有两个导火索。一是上周末在英国举行的G20财长会议就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间达成基本一致,即需等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才考虑退出。各国同意继续落实扩张性货币及财政刺激计划以确保全球经济的复苏。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于军表示,G20财长会议的这一表述打消了前期投资者经济悲观情绪下美元存在的避险需求,从而不利于美元。

  二是黄金期货连续暴涨。近几个交易日,受各国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和全球最大黄金ETF基金购入黄金的消息刺激,纽约黄金期货连续暴涨,并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黄金的上扬迅速传导到有色金属、能源等大宗商品期货,进而传导到以澳元、加元为代表的商品货币,美元遭受抛压。

  观察美元2008年以来的表现可以发现,在危机爆发之前,美元指数一度于2008年3月份跌至历史最低70.84点,当时主要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以及当时次贷危机还未波及到世界其他经济体,危机在美国表现得最为突出,从而打击美元信心。2008年3月份美元指数创出历史新低,随后在低位震荡6个月之久,直至雷曼兄弟破产。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开始深化,市场风险规避情绪暴涨,美元指数掉头向上,大幅上扬。2008年9月份至今的近一年时间内,美元指数又出现两轮明显的下跌行情。第一轮是2008年12月份,美联储宣布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当时的下跌逻辑是因为对美国债务货币化的担忧。第二轮是从2009年3月份至今,其下跌的逻辑是全球经济复苏逐渐明朗,市场风险偏好情绪上扬,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

  为何最近3个交易日美元指数出现破位下跌?于军认为,一方面是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另一方面,前期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落空,由提前加息引发的美元升值动力消失。而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持续扩张的推动下,市场越发担忧美元的价值存储功能,特别是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对美元的价值变动将十分敏感。在经济持续复苏提升风险偏好、政策扩张强化流动性预期的共同作用下,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

  难以趋势性上涨

  对于美元的中长期走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潘向东认为,未来2-3年美元将呈现“弱美元”的趋势。所谓“弱美元”就是很难有大跌,但也很难有趋势性的上涨。

  潘向东指出,美元难以趋势性上涨的原因,一是美元流动性的改善,提振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风险担忧减少,避险资金流入就会减少。同时,风险偏好较强的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转而买入其他资产;二是在经济萎靡时,美国希望通过投放货币的方式来提振经济,刺激国内信贷市场,将使美国经济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再次回到依靠消费拉动增长的老路,这将导致美元再次走弱;三是美国在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希望通过拉动出口来增加就业,这会使他们希望看到一个弱美元的趋势,以刺激出口;四是面对巨额国债,美国当局有动力维持弱美元,以减少还债成本。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明指出,尽管美元不会对欧元或日元大幅贬值,但美元的真实购买力可能严重缩水,美元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可能显著贬值。美国政府从来都不会承认“弱势美元”的好处,但这并不会妨碍美国政府通过美元贬值来获得真实收益——经常账户的改善以及真实债务的降低。

  不过,潘向东认为,美元很难大跌。原因是:美国经济步入复苏;东亚和石油输出国大量持有美元国债,这些经济体不希望看到美元出现弱势;尽管美国希望美元弱势,但前提条件是不能妨碍美元的全球货币霸主地位,因此不会让其出现大跌。

  对于美元短期走势,有外汇交易员称,北京时间10日将会有美联储公布褐皮书和英国、新西兰以及加拿大三大央行议息决议的消息,可密切关注其对美元走势的影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