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吁请外储支持中国马歇尔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08:59  东方早报

  全国政协委员许善达:中国不能干等,要创造外需

  东方早报记者 罗晟 发自北京  

  “我们的资金储备和产能过剩两个相对比较充裕的资源怎么样能够像‘马歇尔计划’一样,创造外需,而不是等待发达国家需求的恢复或上升。”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在北京表示。 

  许善达是在由和讯网举办的“陶朱讲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所谓“马歇尔计划”,是美国1947年7月正式启动拿出黄金储备的60%,即130亿美元来援助欧洲国家购买美国货,美国在“马歇尔计划”执行期间,经济增长7%~8%,成为美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许善达认为,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有2万亿美元,人民币信用很高,很多国家都有人民币。“现在全世界有很多的国家,它们有非常强烈的资金和产能需求,但它们没有钱,但有潜在的购买力,比如它们有矿没开发出来。中国有过剩的钱和产能帮它们开发出来,它也会有能力来归还你的投资。”

  7月13日,许善达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提交发言指出,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国际市场形势已经出现了“实质性”变化,“优质低价”的出口战略已经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目标了。但是,过剩的相当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产能、大量的外汇储备和极高的人民币信用是中国拥有的两项重要的资源优势。

  许善达建议,中国用5000亿美元的规模建立“和谐世界计划”或“共享发展计划”的基金(其中1000亿美元或其他外汇规模,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宣布中国愿意向友好国家提供国家贷款用于借款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渠道可借助现有的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等。 

  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承担贷款风险,企业输出过剩产能,人民币国际化,三位一体。 

  在这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外需新战略”主题研讨会上,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营业部出口信贷处处长林丰蕴表示,目前工行面临外汇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希望外汇储备能设法支持大型银行的出口信贷。她表示,工行在非洲、中东、中亚市场做出口信贷项目时,还会存在外汇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林丰蕴说:“工行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世界上很多人希望跟我们合作,但我们的流动资金还是不足。我们仅仅靠外汇存款支持走出去,支持这一块已经很难做到。” 

  关于外储

  “储备性外汇8000亿美元足矣”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我们现在外汇储备资产2万亿美元,按我们研究人员的研究,真正用于储备性质的钱,就是满足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性”的钱,我们认为6000亿~8000亿美元足矣。剩下的钱我们不认为是储备性质的外汇资产,可以转变为非储备性质的外汇资产。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应该作为非储备性质,不存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性”作为外汇储备要求的资产。这部分的管理和应用,一部分是走出去,一部分是用于支持和促进国内的结构调整,第三是改善我们全球的软实力和外部环境。 

  “外汇贬值一月抵三艘航母”

  高辉清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战略部研究室主任

  从中西部地区把观点转到国外,使我们的外汇确实得到更有效地使用,现在我们外汇储备情况在被动地等待贬值。过去报纸上说,我们一个月的贬值就能够造三驾航空母舰,这样的损失太大,是被动地等着。现在我有一个方向,从直接的经济效益讲不一定很理想,或者不能导致短期(经济)回升,但经济社会建设的综合力可能无法估量。

  关于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尚需10年” 

  沈明高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  

  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成为其他国家当做储备货币的形式。如果要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需要不断尝试。日本最后成为储备货币或者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日元是1990年。韩国是1990年进行汇率改变,到资本开放也经过10年时间,到2002年。按这两个国家来看,我们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可能需要10年时间。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本币国际化不能仅靠对外援助”

  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从人民币本币国际化角度来看,我们有先例可循,有各级经验可以参考,如日本在几年前做的“新日元计划”。日本很在意搞日元国际计划,因为它认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中国在迅速崛起,如果日本错失这个机会,将来在亚元里,人民币占据的地位可能会比日元高得多。从后来的效果来看,从日本学者的评价来看,“新日元计划”是相当失败的。我在日本做过货币投资研究有半年时间,到今年2月份才结束。我的看法是,货币作为本币国际化是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涉及很多部门,仅靠对外部的援助,哪怕把钱撒给第三世界国家,把钱白送给它们,也未必能实现本币的国际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