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松口 美欧银行掀起赎身高潮

  ⊙本报记者 朱周良

  西方金融业的“去国有化”浪潮持续升温。知情人士透露,9日美国财政部将批准约10家银行提前偿还在问题资产救援计划(TARP)框架下获得的政府注资。而在欧洲,一度深陷困境的莱斯银行成为首家宣布将提前部分偿还政府援助贷款的银行。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说之前银行单方面申请提前还贷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那么眼下政府敢于让部分银行偿还注资,则可能说明了官方对于金融业形势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不过,依然有不少人警告说,银行业的危机还远未结束。

  美10家银行或获准“赎身”

  根据当地媒体披露,美国财政部准备在9日正式宣布,允许10家银行提前偿还TARP计划的注资。舆论认为,这显示出政府对于部分美国大型银行不再需要纳税人资金解困更有信心。

  知情人士称,预计将获准偿还救助资金的大型银行包括美国运通、纽约梅陇银行、第一资本金融集团、高盛以及摩根大通等。依照当局此前公布的压力测试结果,美国最大的19家金融机构中有10家需进一步增资累计746亿美元。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后,美国财政部从TARP的7000亿美元资金中向9家大型银行提供了1250亿美元注资。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财政部预计银行首批将偿还至少5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较政府最初预计的金额高出一倍。但与此同时,预计很多TARP资金的银行将继续利用其他政府救助计划,比如美联储推出的融资工具。

  早在上月中旬,有关多家美国大行将寻求提前还贷的消息就不绝入耳。为了摆脱政府援助带来的严格监管和薪酬限制,高盛、大摩和摩根大通等行业巨头早就在计划通过股份转换和增发等途径筹集资金,早日归还政府注资以赎得“自由身”。不过,政府一直以顾全金融大局为理由,提醒那些急于还贷的银行审慎行事。

  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政府的担忧显然有所减轻,因此也在银行还贷的问题上开始松口。另据消息,除了大型银行外,预计还有几家社区银行很快也将偿还TARP资金。目前已有约22家银行正在积极准备,累计还款额约在18亿美元。

  本周一,美联储初步批准了10家按照“压力测试”结果被要求筹集更多资金的银行提交的筹资计划。美联储说,包括花旗、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在内的公司提交的计划令人满意,显示出这些公司正朝着筹集所需资金的方向前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进一步经济恶化。

  华盛顿时间9日上午10时30分,美国财长盖特纳将出席美国参议院听证会,可能就偿还TARP资金及金融市场前景等议题做出说明。

  欧洲首家提前还贷银行现身

  在大洋彼岸的欧洲,银行也在积极寻求还贷赎身。8日,曾经在本轮危机中获得政府巨资援助的英国莱斯银行宣布,将向政府偿还约25.6亿英镑(41亿美元)的注资,成为第一家主动返还政府注资的欧洲银行。不过,该行将偿还政府的资金只占政府向其注入总资金的六分之一。

  根据莱斯银行的声明,其87%的股东同意以每股38.43便士的价格购买部分增发新股,远低于上周五该银行66.2便士的股票收盘价,剩余的新股则以每股60便士价格在公开市场上发售。该银行计划筹得约43亿英镑的资金,以回购政府手中的优先股。

  该行还表示,尽管如此,政府持股比例并没有改变,因为政府在这次增发中购买了17.4亿英镑的股票。

  如果英国莱斯银行最终将总额高达2600亿英镑的风险资产置于政府的资产保护计划之下,那么英国政府在该银行中的股份比例今年还有望进一步上升。目前,政府持有莱斯银行约43.5%的股权。

  为避免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破产,英国政府在去年10月向这两大银行注入巨额紧急救助资金。后来,在政府“撮合”下,莱斯银行收购了哈利法克斯银行,形成英国莱斯银行集团,英国政府也成为该银行集团的最大股东。

  上月中旬,有消息称,英国金融监管部门已开始积极筹备向民间投资人出售政府在莱斯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股份,为最终完全退出做准备。尽管提前还贷无疑将减轻银行所受的约束,但业内人士也注意到,短期内银行可能很难完全脱离政府的监管,因为政府还持有这些银行的认购权证。

  当初美国政府在注资银行时,除了买进可转换优先股外,还明确将拥有以指定价格买进受援银行股票的权利。所以,现在银行除了买回优先股外,还需收回认股权证,才能真正算是摆脱政府的控制。美财政部估计,这些权证大约值50亿美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