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 03:46  证券日报

  涂永红 承列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以邻为壑的,美国政府滥用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权,制造巨额赤字,鼓励居民超前消费,最终让其他国家为其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埋单。在G20国伦敦峰会召开之前,欧盟、俄罗斯提出了降低美元霸权地位、提高自身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方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指出,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存在无法克服的特里芬难题,损人害己是这一制度性缺陷的必然结果,破解这一难题的唯一出路是“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中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全球名列前茅,与此相适应人民币应该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在进出口计价结算、资本交易中占一席之地。

  人民币国际化代表了中国的长远利益

  经济区域化是国际经济的一大特征,按照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使用国际货币,是一种高效、理性的选择。欧盟国家2/3以上的贸易和资本往来集中在本区域内,使用欧元而非美元就是一种趋利及自然的选择,欧盟国家因此可以免受美元波动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欧元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在1992年《马约》通过、欧元开始启动时,国际社会舆论就预测,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的格局,然而,经过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国际金融动荡后,美元独大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多少实质性的变化。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这些国家货币国际化的呼声日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特别是在美国不负责任的行为给其他国家带来极大伤害的情况下,美元储备货币分额下降,增加其他货币的分量是大势所趋。人民币能否抓住这一百年不遇的机会,顺势推进国际化,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确实是一个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我们认为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关系国家重大利益,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标志之一。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应有一个相匹配的国际储备货币。此外,中国人多资源少,维持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资源进口,如果人民币能够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就意味着我国可用人民币直购所需的铁矿石、粮食、原油等资源,加强对国际资源的实质掌控能力。因此,希望中国政府从现在起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志在必得的长远战略目标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从美元、瑞士法郎、日元、欧元等货币国际化的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需转变现行经济增长模式。人民币要成为贸易伙伴国愿意持有的国际储备货币,一个必要的前提是通过适当的渠道对外提供人民币,要么是通过进口,要么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资本市场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的条件下,以进口作为对外提供资金的主渠道更有价值。因为鼓励进口原材料和低端产品,削减贸易顺差,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和市场优势,更好地保护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科学发展观。削减顺差,实质上就是要求调整我们长期依赖的经济增长模式。如果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不向服务业、制造业并重的结构调整,如果出口低端产品的结构不向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就很难摆脱投资和贸易驱动。如果不确立以消费驱动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平衡国际收支就是流于空谈,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将格外漫长。

  第二,需要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被其他国家接受之后,这些境外的货币需要保值增值,也就是需要功能齐全的人民币金融市场。美英日及瑞士欧元区都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来满足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保值增值要求。

  如没有一个纵深宽广的市场,没有丰富的金融产品,没有大量掌握金融技术的专才,中国很难满足境外风险偏好不同的人们对人民币五花八门的投资需求,人民币也难承受游资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少提为妙。

  第三,需要赢得国际社会的信心。货币是信用经济的产物,超越国家主权而成为其他国家愿意持有的货币,关键在于公众信心,即境外持有人民币的人们相信人民币的币值是稳定的。自从1994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尽管国际金融风云变幻,然而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加上中国GDP的快速增长,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政府的管理水平、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鉴于人民币是由一个比较弱的货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保持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尤为重要。所以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应该作为一个基本的策略不能动摇,不能因为短期出口的压力而令人民币出现大的贬值。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路径

  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完全取决于中国的GDP排名,很大程度上它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实力的产物。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化明显,形成了美国、欧盟、中国“三极”,以及游离在三极之间的俄罗斯、日本、英国“三板块”,国际货币多元化将在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卢布之间展开,美元将步步为营地减少地盘的丧失,而欧元和其他四种货币都会采取有力的措施竞相提升自己的国际货币地位。在主战场发生在美元和欧元之间的战争中,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一定要智取,不可鲁莽行事。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策略:

  1。盯住美元,实施“欲取之必先强之”的策略。中国是“三极”世界中比较弱的一极,是欧元和美元的竞争美国和欧盟争取拉拢的筹码,中国的形势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我们必须明确联合谁、打击谁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应该与美国联合,将人民币盯住美元。因为从历史上讲,美国没有直接掠夺过中国,而欧洲八国联军多次侵略过中国;从经济利益上讲,美国在贸易和资本市场两方面都与中国有紧密的联系,而欧盟只是在贸易上与中国关系紧密;从货币本身的趋势讲,欧元诞生至今已逾十年,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只增加了不到六个百分点。这次金融危机加深了欧盟特别是东欧新加入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分歧,《马约》制定的欧元区标准被突破,欧央行的欧元管理受到批评和挑战,国际社会对欧元信心下降,欧元出现明显走弱的趋势。总体上看,美元盛极必衰,但是在未来三至五年内,美元仍然还是其他货币无法替代的强势货币。中国通过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机制强化跟美国的经济合作,坚持人民币盯住美元,实际上就是将人民币置于强势货币之列,可以更大范围、更迅速地赢得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当然,中国此举需要技巧和策略,可以在原本不透明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悄然进行,不能激怒欧盟,不能让欧盟和美国联合起来夹攻人民币。

  2。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范围,推行人民币区域化。中国进口规模的增长趋势以及人民币长期的币值坚挺,已经使得人民币在越南、蒙古、缅甸、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发挥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2008年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伊朗等石油输出国都出现了部分进出口贸易抛弃美元、更换计价结算货币的势头,鉴于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韩国的最大进口国,也是东盟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可以贸易为纽带,在“10+3”范围内推进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在欧美经济复苏之前,通过清迈协议下的央行货币互换、让利以及提供更多金融服务等措施,在与东盟、韩国、日本的亚洲区域贸易中,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范围。此外,在与俄罗斯、拉美国家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在对非洲提供的大量援助项目中,也应该积极推动人民币计价结算。人民币计价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要夯实这一基础,需要扎扎实实做好人民币的清算系统,在国内健全人民币清算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跨国境的人民币清算系统。建立人民币清算制度,并与其他国家的清算系统衔接,以便将境外的人民币,有序地纳入我国人民币清算结算系统中来。

  3。建立人民币衍生市场,增强人民币保值增值功能。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后果是外国企业或政府需要的或持有的人民币增加,他们将暴露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下,如果不能提供人民币套期保值工具,缺乏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人民币远期市场,人民币就像一辆没有安装制动装置的快车,没人敢拥有。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加速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指定一批风险管理能力强的中资或外资法人银行开办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满足来自海外的人民币的风险管理需要。与此同时,尽快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人民币期货、期权产品,将人民币汇率的远期定价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为各家银行柜台提供的人民币远期、择期交易确定价格基准。人民币衍生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真正从市场供求的角度为人民币定价,使之在管理目标的范围内更可预期,管理层可以同时在现汇和远期两个市场上调控人民币汇率,也有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