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罗文胜 发自中越边境
泰国“红衫军”抢占各大媒体重要位置,无意间使一个重大消息无法高调地宣布。
4月11日原定在泰国帕塔亚召开的东亚领导人会议,因被支持前首相他信的“红衫军”干扰而取消,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国前仍向港澳记者表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下一步国外试点首先自东盟国家开始。
其实早在官方正式确认试点之前,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跨境结算已暗流涌动,形式各异,这其中,尤以越南的“地摊银行”最具典型意义。
“地摊银行”
据央行南宁中心支行研究报告表明,云南、广西两省(区)与东盟的边境贸易,一直以来均以人民币结算居多。
广西是中国唯一一个与越南海陆接壤的省区,其凭祥、东兴两市,分别与越南谅山、芒街相邻。以广西最大的边境城市凭祥为例,2008年凭祥国际贸易额17亿美元,边境贸易额81亿美元。这81亿美元的边境贸易额中,近六成采用人民币结算。
记者专程前往凭祥市边境小镇浦寨口岸,见识著名的“地摊银行”。
在离口岸边检站十几米处的建设银行旁,记者看到数十名头戴尖斗笠,身穿宽松黑褂的妇女,或蹲或坐,向游客推销人民币和越盾兑换。与围绕着这些妇女所进行的钱币交易相比,一旁的银行营业场所则显得十分冷清。
这些小摊,就是传说中的“地摊银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摊主多是越南妇女,身上携带的每一个背包,都至少有20多万的现金,每天约30名越南女人聚集于此。这些女人除了兑换越币外,主要是帮人付货款结算,从中赚取手续费,回越南后,再由货主把钱交还给她们,手续费一般为千分之一到三,比例虽低,但由于交易量大,收入依然可观。
据了解,“地摊银行”最繁荣的时候,兑换所用的钞票,以一个个大麻袋堆在三轮车上,随时等候搬运。
就在凭祥市农业银行营业厅,记者目睹多名拿着笔记本和计算器的人员端坐其间,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之后,从银行扛出一皮包甚至于整麻袋的人民币,跨上摩托绝尘而去。
中国农业银行凭祥支行营业部主任梁南坤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边境银行实际上只是边贸往来资金的临时托管处,边贸结算基本上已脱离银行体系。
繁荣的黑市
越南芒街一档档的货币兑换点,以及中方凭祥河口一群群端坐边境银行营业大厅的“笔记本储户”,两边均为“地摊银行”的组成部分。
“24小时营业,一张有签字的烟纸盒,或一个电话,几分钟时间,收款方就可以在‘地摊银行’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货款。”梁南坤说,“资金动员能力强,多家钱庄可霎时之间同时联手,所知的最大一次调度达1.4亿人民币,在不足一个小时内完成。”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越边境货物结算,很大比例已绕开银行结算,事实上,货币在黑市等于是私买私卖、自收自支,而且延伸到国贸系统。在广西东兴水口等地,长期存在一种叫做“打税妹”的角色,这种人既代表货主又代表边贸公司,穿梭于边贸公司、货主、海关之间,在向货主包税后,然后负责向海关办理报关纳税手续,而且兼任供需双方的货币互换。这些集税收、汇兑功能于一身的女性,背后连着横跨两国的庞大地下财富组织。
凭祥海关官员向记者介绍,当地许多居民越来越趋于扮演“代理人”角色。
广西公安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越两国“联合执法”时,这里是重点监视领域,从这里出去的资金,构成了广东外汇黑市的一个主力。
银行在头痛
人民币体制外流动所激发的地下经济力量,一直令中方银监当局深感头痛。
原工商银行东兴支行行长李鹏程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1994年我提出‘扫雷行动’,意思是说打掉所有私人外汇兑换点,拆除地摊银行的地下引线,以正规的国家银行间结算往来填补中越边贸结算空间。”他的建议当时得到中越双方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同。
然而到了2002年5月,越南官方却公然给地摊银行发执照,按照香港财务公司模式管理,使得“地摊银行”迅猛生长,仅在越南芒街登记注册的就有近500家;
“越南人看到问题症结,动作比我们早了一步。”据梁南坤分析,越南官方之所以要维护货币黑市,是因为人民币在越南境内的积累,早在数年前已深入到越南海防市,形成强大的货币需求,越南当局监管力量已无法抑制,也就改堵为疏。梁南坤举例,中国商人在中越边境卖出一批货,如果没有黑市兑换却仍要求以硬通货美元进行结算,越南的银行根本没有足够的美元支持,就是说,如果斩断地摊银行,会直接影响越南的国际贸易。
与此对照,虽然我国外管局2003年9月发布《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允许境外贸易机构在中国边境地区银行开立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专用账户,但该账户只能用于边境贸易结算项下的资金收付,不能作其他用途,手续繁琐限制颇多极不方便,客观上反使得“地摊银行”成了两国贸易的结算主流。
梁南坤称,与越南地摊银行合法化相反,中国这边对地下钱庄的打击不遗余力,导致两国货币汇率全部由越南那边决定。“我们这里国有银行搞兑换,根本不敢自行标价,一标价就输得掉裤子。纯粹依靠在越南那边的线人报价,上午不到9点半前不敢标价,下午4点前必须停止兑换,只有这一中间时段,越南那边兑换价才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