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峰会今开幕 能否突破美元霸权燃货币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 08:48  大洋网-广州日报

G20峰会今开幕能否突破美元霸权燃货币战争

  今日,20个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聚首伦敦,共同会诊陷入低迷的全球经济。

  这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G20集团领导人的第二次聚会。去年华盛顿峰会后至今130多天,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不断推出刺激计划,但衰退仍难抵挡。

  无论是华盛顿峰会的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协同刺激经济或汇率变动问题,实际上都指向一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3月19日本版已刊发专家倡议建立独立货币的报道。在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增发美元的轰鸣声中,有舆论干脆称之为:“货币战争”。

  日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办公室给本报记者发来邮件称,斯蒂格利茨主张建立一个新的、不以某个国家货币为基础的全球储备体系。他认为,全球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早就应该进行。

  文/本报记者曾向荣、窦丰昌

  随着G20峰会临近,人们的期待却不断降低。昨日,国内一家知名网站调查显示, 77.3%的投票者认为峰会上各国意见不能够统一,远远高出认为能的11.3%。此外,58.9%的投票者认为会后金融危机不能好转,只有17.6%的人选择了“能”。

   预期调低

  4月3日会否是糟糕一天?

  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已经调低了他的预期,峰会“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整个进程的一部分”。在争论面前,他不得不收回先前冠冕堂皇的言辞——伦敦峰会是“新布雷顿森林会议”,将制定“全球新协议”。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更直言,预计伦敦峰会不会制定出应对金融危机的神奇方案,今年有必要再举行一次峰会。

  人们有理由担心,一旦峰会不能达成实质性协议,4月3日的市场将面临糟糕的一天。

  货币研究专家、共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马国书认为,“先救火,后重建”的道理是人类的普遍共识,但是,怎样救和先救什么以及放弃什么的问题,将成为峰会的焦点争端和热议话题。“明知是害人的怪物,为什么还一定要救它呢?为什么连‘有毒’的东西也一起拯救?”

  从议题上看,G20峰会探讨的话题很多,但无论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全球协同刺激经济、汇率变动问题,都会归结至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伯南克印钞新政

  投资者正临严重缩水风险

  此前,关于美元的坏消息不断传出。面对美国财政部大规模发行国债而市场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北京时间3月19日,美联储宣布未来6个月内最高再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话音刚落,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立即出现大幅下跌。

  “美联储印钞新政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凯恩斯理论上的激进冒险。历史上并无任何事件可作对比。”马国书认为。

  毫无疑问,美联储的举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投资者将带来严重缩水的风险。美国财政部3月1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7396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首位。此外,美元的贬值,也将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进一步缩水。

  对此马国书认为,对美国而言,“美联储的决定是‘理性’的:其一,它可以是美国在伦敦峰会上讨价还价时的筹码;其二,在其他各国不愿继续积极给予美国充足融资的情况下,美联储将自己融资美国经济,由此的结果虽然会导致美元本身的通货膨胀,但选择弱势美元政策,能够以损害其他国家美元储备资产利益的方式来获得美国排他性的自利自救。”

   俄提倡新储备货币

  我提“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不过,美元的独霸地位面临挑战,俄罗斯率先发难。3月15日,克里姆林宫在伦敦金融峰会“路线图”中建议,建立“超国家”的“超级储备货币”,由国际金融机构来发行。

  上周,中国官员密集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三篇文章,先后于3月23日、3月24日和3月26日放在央行的官方网站上。在首篇他提出要创造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现行的“单一国别国际储备货币”,引起美国强烈反应。

  “‘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提出,不仅是对G20峰会的一种制度安排博弈,更主要的是一种追求主权平等的国家宣言。”马国书说。

  事实上,世界货币的设想并非一个新事物。早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建立之前,大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提出过建立某种“世界货币”的想法,他还建议取名为“班柯 ”(BANCO),与英语中的“银行”(BANK)谐音。然而,美国占据了当时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最终,其他国家被迫让步,同意成立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固定汇率。

   “特里芬困境”被放大

  身兼国家和全球货币酿恶果

  不过,美元体系很快显现出它的弊病。“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生效起,美国的经济就已经开始走向需要依赖贸易逆差才能维持其国民经济运行的‘出口美元经济体’。”马国书说。

  早在1957年,经济学家特里芬撰文指出,美国只有靠输出美元,长期贸易赤字,才能保证全球货币需求,而长期下去必然带来美元信任危机,美元或美元资产贬值;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被称为“特里芬困境”。

  身为IMF高级顾问的特里芬提议在IMF内创建特别提款权(SDR)。SDR是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的价值由一篮子主要货币决定。

  多年来,美元霸权体系一直饱受诟病,并被认为是诱发危机的一大因素。这一次的危机尤其突出,持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也遭受巨大冲击,“特里芬困境”被更加彻底地凸显和放大。

   奥巴马第一时间反对

  誓死捍卫美元霸权体系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3月27日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愿意为扩充IMF资金库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如果IMF发债券,中国愿购买。

  “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经报道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时间表示反对,美国财长盖特纳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都出来发言,美元依然“坚挺”,反对创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马国书分析说:“奥巴马的反应极为正常和理性。首先,他所认识的美国本来就是一个被‘贪享国际铸币税’彻底腐蚀掉的美国;其次,他在竞选时对美国选民所作出的承诺,都建立在可以继续‘独享国际铸币税’之美元债务霸权体系的前提下,因此会誓死捍卫。”

  在马国书看来,长期而言美元债务霸权体系是必然会解体,但眼下仍然有可以自我求活的理论和政治机会。关键在于,奥巴马的个人经历表明,他不具备从货币制度层面上彻底改变美国人命运的“货币大视野”。同时,美国社会整体也缺乏这种必要的视野准备。

   联合国认可

  新兴经济体热烈响应

  不过,在美国之外,周小川的建议反响热烈,不仅得到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响应,还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的认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3月25日表示:“对可以替代美元的储备货币进行讨论完全合理。在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全面开始讨论。”

  巴西总统卢拉3月26日在首都巴西利亚与英国首相布朗举行会谈后表示:“需要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张具有进行充分讨论的价值。”而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杰尼索夫3月27日则召开国际会议,提出了对新货币体系进行国际协商的方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