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轮危机或至 治本药方难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09:59  兰州晚报

   查病因

  若把仍在蔓延的金融危机比作一场大病,那么,唯有确诊病因才能施治。断定当前危机根源,无疑是实现经济复苏并预防危机重演的关键。

  全球经济失衡因而备受关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等人提出,这次金融危机“病因”不只是银行家贪婪和金融规范缺位,而与全球经济失衡相关。

  现状失衡

  伯南克3月10日在美国外交学会一次演讲中说:“要理解这场危机,不提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的全球性贸易和资本流动失衡根本不可能。我们所有人对削减这种失衡都做得不够。”

  世界经济体系一端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金融产业发达,经济发展主要靠国内需求驱动,高度依赖信贷,经常项目常年赤字。另一端是亚洲等地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迅速,这些经济体出口增多,经常项目盈余充足,外汇储备数目庞大,居民储蓄率较高。

  作为一国国际收支主要组成部分,经常项目账户是衡量投资与储蓄水平是否适当的主要指标。

  在美国,经常项目自1992年以来一直处于赤字状态。2006年,美国投资与储蓄差额达到7880亿美元顶峰,为国内生产总值的6%。这意味着,美国必须向海外出售包括股票和债券在内的各种资产,借款填补经常项目账户赤字。与此同时,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储蓄稳步上升,经常项目账户保持盈余,有充裕资金购买美国资产。

  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包括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在内,多名西方政要和分析师责难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储蓄率是金融危机根源所在。

  美方上述论断遭到驳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金融监管缺位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认为,全球失衡是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但强调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对危机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得出结论:“如果说亚洲储蓄抛出了绳子,结果是美国吊死了自己。”

  出路IMF?

  探寻危机根源是为寻找解决办法。应对上世纪的亚洲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如今这场金融危机,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能的呼声再度响起。G20伦敦峰会有望围绕这一议题取得成果。

  美国和欧洲联盟原则上同意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限额增至5000亿美元。欧盟同时主张,加强这一政府间国际机构监管国际金融活动的职能。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看来,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额度固然重要,关键却在于放宽借款条件。

   先排毒

  美国政府财政部3月23日公布处置银行“有毒资产”办法细则,赶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4月2日伦敦会议前为美国经济开出一副药方。

  “ 有毒资产”拖累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是消除金融危机的中心难题。要让经济康复,需要恢复信贷流通。然而,以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一批经济学家认为,美国财政部开出的药方只能“续命”,要想“治病”,无论是美国、还是二十国集团,都有必要下“猛药”。

  打一针“强心剂”

  美国政府的药方是政府与私人投资者联手,出资5000亿至1万亿美元,购买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有毒资产”。

  在这以前,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试图说服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掀起新一轮经济刺激浪潮。然而,在3月中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盖特纳在例行公事的握手合影之后得到忠告:先回去理顺美国金融烂摊,再来讨价还价。

  在持有“有毒资产”的银行与潜在投资方之间,利益诉求差别犹如鸿沟:银行当年花大价钱置下“有毒资产”,不愿贱卖;投资方如有意出手接管,当然是以盈利为目的。一旦双方僵持不下,“有毒资产”将烂在资产负债表上,不敢把从政府、央行等来源获得的资金投向信贷市场,势必影响实体经济,推高失业率。

  或许顾及盟友担忧,美国财政部赶在总统奥巴马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宣布相关处置方案,希望为经济打一针“强心剂”。

  药效起疑义

  美国政府方案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私人投资方是否踊跃认购“有毒资产”。

  依照美国政府官员的解释,引入私人投资方参与,并非政府“缺钱”,而是希望引入市场供求关系,继而为“有毒资产”准确定价。依据这一原则,财政部方案为潜在投资方开出优厚条件,高额资金支持即为其中之一。

  这一观点引起争议。反对者认为,这无异直接巨额补贴私人投资方,对重建金融市场于事无补。

  实际操作中,银行方面未必愿意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出售“有毒资产”。如果政府若迫使它们出售,或许催发新一轮银行资产减记,进一步冻结信贷市场。

  英国智库独立战略研究所所长戴维·罗奇认为,这种“挥霍”政策不过是为实现复苏而制造更多“泡沫”,经济体系或许仍会崩塌。假如处置“有毒资产”的方案失败,美国政府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冒着得罪选民和国会的风险再次注资银行,要么将银行国有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二十国集团协调行动、恢复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多阻碍。

  阻“变异”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会议举行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东欧一些国家极度依赖外国资本,经济一旦崩盘,可能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若把时下这场金融危机比作一场流行性感冒,最初由美国感染西欧,继而感染东欧,那么,“第二波”危机或许如同流感病毒“变异”,隐含对西欧、继而对美国的二次感染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二十国集团所含西方主要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协作,避免危机深化、恢复经济增长。

   东欧炎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月19日公布一份文件,阐述它对全球经济前景和经济政策的看法,供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阅。

  这份文件警告,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赤字巨大,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猛烈冲击。这一地区多个国家外国资本流入剧降,经济面临崩溃,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美国2007年夏天爆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触发金融震荡。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2008年9月申请破产保护后,全球信贷风险提高,西方金融机构回笼资金以求自保。东欧信贷市场随之逆转。随着外国资本大规模撤离,东欧接受的外国投资急剧减少,本地借贷成本提高。

  西欧国家2008年下半年进入经济衰退,危机在东欧进一步“发酵”,出口暴跌、失业率上升。自去年夏天以来,波兰兹罗提、匈牙利福林和捷克克朗等东欧国家货币相对于欧元的汇率暴跌。

   西欧恐慌

  正如次贷市场崩溃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东欧国家经济崩盘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将相对更发达、更健康的经济体“拖下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言,一旦东欧这张经济“骨牌”倒下,首当其冲受害者将包括奥地利、瑞士、比利时、荷兰和瑞典等西欧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说:“对发达经济体的威胁将经由银行渠道传导。”由于大西洋两岸金融业联系紧密,如果欧洲出现“第二波”危机,美国等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体难以幸免。

  一些分析师认为,必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救援力度,才能避免金融危机“第二波”对世界经济造成更大冲击。

  二十国集团峰会前,与会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取得进展,有望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把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救援基金规模由现有2500亿美元增加至5000亿美元。这一设想得到了欧盟、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响应。

  求处方

  与会国家能否达成一致,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和欧洲国家能否克服分歧,就何为挽救经济的当务之急达成共识。

  这一情况,仿佛两个医生面对同一个病人,就该用见效相对快、但副作用明显的西药,还是用见效相对慢、但着意“固本”的中药争执不下。

  “用药”分歧

  如何挽救世界经济,美国和欧洲国家分歧显著。

  美国是金融危机发源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利率水平渐降近零,无法继续以利率杠杆撬动经济。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上任不久,求助财政政策,推动国会通过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二十国集团峰会举行前,多名美国政府官员传达信息,希望欧洲联盟国家加大刺激经济力度,投入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美国方面认为,只有全球采取一致行动,经济刺激计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这一建议为欧盟明确拒绝。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国家却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金融监管、重建国际金融体系。

  美国和英国在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召开前夕分别调整口径,表示放弃在峰会上寻求大规模刺激经济的国际行动。美国可能顺从欧洲大陆,将加强金融监管列为峰会首要议题。英国则寄望与会各方就注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协议,以显示峰会成就。

  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28日说,美方议题分为四部分:刺激经济、修复全球金融体系、避免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防止危机蔓延至新兴经济体。

  美国《商业周刊》29日报道,美方的确将在峰会上继续游说其他成员加大刺激经济力度,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届时将取代刺激经济,成为美方主要议题。

   模式之辩

  美欧对策分歧,反映大西洋两岸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不同理念。

  美国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市场如同“看不见的手”,能合理调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与美国相比,德法等欧洲国家不迷信自由市场机制,倾向于政府调控与市场规律并行。

  然而,二十多年后,监管缺位状态下,美国资本主义模式导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欧洲大陆模式的优点得以显现,借助于合理控制自由市场、推广优厚宽裕的社会福利体系,这些国家在危机中所受冲击不像美英那般猛烈。自这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部分欧洲国家领导人意识到纯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大势已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