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外学者表示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应多元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6日 05:1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25日在香港表示,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元独大的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弊端,全球应朝着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方向发展。

  樊纲当天在香港举行的瑞士信贷亚洲投资论坛上说,改变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无法一蹴而就,但至少在近期内,应该鼓励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区域性储备货币以及其他储备货币安排,鼓励不同的储备货币体系相互竞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利茨在24日的论坛上也提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其中包括美元价值不稳定。其他经济体为了保障自身经济安全,倾向于增加美元储备,从而产生通缩倾向,并导致“穷国借钱给富国”的奇特格局,这种模式不能持久。因此,现在应该把不同地区建立储备货币的努力联合起来,建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体系。

  参与论坛的印度经济学家奥姆卡尔·加斯瓦米则认为,任何货币要想成为储备货币,前提条件是作为其后盾的经济和政治层面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因此未来10年美元仍无法取代。(陈济朋 何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