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稻葵:美国面临资产负债表危机 通胀或归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1日 14:46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庄红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年会学术峰会今天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在论坛演讲时表示,美国当前所面临的这场金融危机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他认为美国经济、美国金融问题,也许会在比我们很多想象的更早一点时间能够结束。

  李稻葵认为,美国当前所面临的这场金融危机本质上和以前的危机大部分危机可能完全不同,世界上危机是三种:第一种危机是由于供给方出现了短缺和冲击所产生的危机,第二种危机是由于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控制经济的过热所产生的过热之后的危机,也可以称之为需求面的需求所产生的危机。这场危机和前两者都不一样,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尽管原因可能是非常深层次的,其表现就是资产负债表的危机,就是说美国的大量的金融机构、大量的企业还有家庭,他们的负债基本上没有变,但是他们的资产由于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因此产生了大幅度的下降。资不抵债,资产远远低于负债。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不敢消费、企业不敢投资,金融机构不敢贷款,在我看来这就是这场危机最本质的因素。

  李稻葵表示,在明确了这场危机的本质后,事实上来美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的基本逻辑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用尚未破产的,不仅没有破产的,而且是如日中天的美国的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债券,加印美国的钞票,用发行债券和印钞票得来的现金注资于美国的金融机构,注资于金融市场。

  在这种运作下,美国的经济目前出现了一点点的复兴苗头,包括美国的股票市场,在逐步逐步地恢复。当然,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李稻葵认为,美国的财政刺激方案,无非是15000亿美元,这15000亿美元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但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了3万亿美元之多,远远超过美国财政刺激方案。所以他认为,美国今天的金融救治方案的主要战场是在美国宪政街的联邦储备银行,而不是在宾夕法尼亚大街的美国财政部。

  李稻葵表示,根据这个判断,他推测美国将做三件事情:第一,金融的扩张。通过美联储的金融扩张不断注资于资产已经缩水的金融机构里,下一步可能会想方设法给家庭提供各种各样的资产注资,帮助买了房子的家庭,能够在财政上,有所缓解。第二,财政刺激方案。第三,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在积极地在微观层次上进行干预。积极的在微观层次上干预,这种干预,可能即将出现在美国三大汽车厂的资产破产重组这个方面。

  李稻葵认为,根据以上判断,未来一到两年可能会出现一下几件事情:

  第一,以去年10月份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的金融海啸不可能再来第二遍了,因为各国的政府,不光是美国的政府,都已经高度意识到资产负债表的危害。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破坏带来的危害。因此他们已经不遗余力地大规模的印钞票、发债券,注资于金融机构。

  第二,金融救济所带来的后果,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通货膨胀将重归我们这个世界。通货膨胀重归是两个机制:一个机制是当美联储的货币发多了以后,美元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不大不小的危机,这种情况下,欧元、英镑这些控制欧元和英镑的机构,不得不扩大货币的发行,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货币大规模针对美元贬值。所以,反过来促使其他的中央银行扩大它的货币的发行,以至于整个的资产价格会逐步逐步的上升,资产价格的上升和大宗产品价格的上升完全是同步的,这两天华尔街的股票价格和石油价格完全是同步的,大宗产品价格上来之后,它就会带来对于像中国经济这样的成本上升,从而带来产品价格的上升。

  第三,这场金融救助的最后结果,我想美国政府恐怕不是一个最大的输家。因为美国联邦财政预算里大量的经费,或者相当一部分经费是注资于价格已经低得很多的金融机构的股票,还有一些实体经济的股票。这些股票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很可能会有一定的恢复。美国的政府注资于很多金融机构,从不久将来的眼光来看,可能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操作。也就是说,美国的财政情况可能不如我们很多美国同行们所想象的那么糟糕。

  最后,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已经认定环保、新能源是美国新一代增长的方向。在环保这个问题上,欧美逐步地从环保运动已经上升为环保主义,相当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经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了,环境保护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已经是上升为除了金融危机之外最重大的长远的问题了。

  所以他们一定会抓住机遇,在环保问题上、新能源问题上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以此作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个实体经济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朱瑶)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