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财长会议为伦敦峰会热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 05:0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实习记者 杨博

  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4日在英国霍舍姆闭幕。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指出,各国应采取进一步行动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话语权。

  G20成员主要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经济体和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集合了全球近2/3的人口和85%的经济总量。去年11月,首次G20金融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拉开了国际金融体系危机过后的“重建”序幕。

  作为即将于4月初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G20金融峰会前最重要的准备会议,G20财长会议能否达成协调一致的行动方案,被认为是主导近期全球金融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

  聚焦三大议题

  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指出,G20将通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措施、货币政策等“一切必要措施”恢复经济增长。当务之急是通过解决金融体系中的问题恢复信贷,并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各国已采取和需要推出的措施进行评估。

  加强金融监管也是与会各国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关注重点。公报建议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特别是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机构的监管,以增强透明度和市场诚信建设。在此前于2月召开的G20欧洲成员国会议上,与会国已经在加强金融机构监管、拟定制裁机制打击“避税天堂”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与会国还一致同意,加快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治理结构的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危机救助行动,减少危机对贫困国家的冲击。联合公报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在2011年1月前完成成员国认缴份额的重新审核,世界银行的相关改革应该在2010年春季会议前完成。

  内部分歧显现

  离伦敦峰会仅剩半个月时间,G20内部已出现巨大分歧。一方面,美国呼吁各成员国继续加大财政力度刺激经济;另一方面,欧洲各国则主张把着眼点放在加强银行业整顿和全球金融监管上。

  美国财长盖特纳在赴英国参会前表示,“全球危机需要全球回应。”他认为目前经济形势仍在恶化,G20应该继续采取强有力的宏观和金融举措,美国已经迅速通过了刺激方案,为经济的长期复苏打下坚实基础,“其他的G20国家也应该这么做”。

  相比之下,欧洲各国对扩大经济刺激计划并无太大兴趣。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此前透露,欧盟将在伦敦峰会上请求加强监管,而不是继续采取更多的财政扩张手段。法国和德国12日也先后拒绝美国要求,提出制定更严格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才是眼下所急需的。法国总统萨科奇表示,“我们已经在增长方面投入了很多。现在需要优先考虑的不是增加支出,而是构建一个监管体系,防止这种灾难再次发生。”

  分析人士认为,美、欧两大经济体间的分歧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美国积极推动世界为解决经济危机注入更多资金的背后,是其严峻的经济形势。欧洲拒绝采取更进一步的财政刺激举措的原因则是,迄今为止大笔的财政支出对其经济状况的改善收效甚微,且积累了越来越高的赤字风险。

  对于美、欧对立的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则予以否认,称相关报道纯属“无稽之谈”。他表示,双方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应采取综合性的对策,“而金融管制是其中最为优先的事项”。

  金砖四国呼吁推进IMF改革

  在G20财长会议前,有“金砖四国”之称的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四国财长召开了小型会议。这是四国财长继去年11月巴西圣保罗会议后的第二次聚首。

  四国财长会后发表联合公报,呼吁G20共同为IMF改革设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采取措施扩大四国在IMF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而后发布的G20会议公报则回应了四国的要求,建议加快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并指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最贫穷的国家,都应该在这些机构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代表权”。

  上述四国还强调,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真正威胁,国际社会应防止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世界各国应努力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快速取得成果。

  分析人士表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目前的重心是专心发展本国经济,通过发展以实际行动取得话语权,并创造得到更多话语权的实力和条件。

    相关专题:

    聚焦20国集团金融峰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