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镇江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0%。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给市场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此前不少媒体预言此数据为负。
不过,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仍在下滑,为-3.3%,比上月降幅扩大了2.2个百分点。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人认为,鉴于刺激计划效果显著,贷款增长很快等原因,“未来继续降息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
降息预期大减
1月份1.0%的CPI篮子中,上涨与下跌的子项同时存在。食品价格上涨4.2%(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上涨22.4%),而非食品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5%,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2.3%)。消费品价格上涨1.5%,但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8%。
此前,多数媒体预期1月份CPI为负,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指出,1月份CPI为正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影响。他表示,同样受此因素影响,2-3月份CPI将均为负值(翘尾因素分别为-2.5%和-1.8%)。
尽管CPI仍有继续走低之势,但市场关于降息的预期已经明显减弱。
中金公司虽然仍坚持认为仍有54bp的降息空间,但也指出,央行一季度不大可能再降息。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已经没有多大降息空间”。
首先,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存贷利率与美国市场上实际的存贷利率相差不多,进一步降息有可能会导致资本外流,这是货币当局目前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央行会考虑银行盈利状况,连续降息已使银行利润受到很大影响。由于降息和经济下滑因素,他估计今年银行整体利润可能降到5%-10%,去年利润猛增的银行,如浦发等可能只有微弱的增长。在此情况下,继续降息会使银行利润压力更大。
第三,货币政策应有前瞻性。尽管PPI下降很明显,但要知道去年价格基数很高,同时还要看到,一些大宗商品如煤、钢材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尽管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7.2%和24.6%,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2.7%,其中原煤出厂价格上涨12.3%;汽油、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2.1%和3.1%。
“这说明CPI走势或将发生变化”,连平称。由于资金面宽裕,银行积极放贷,去年以来的中央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已经显现。
他认为,如果一季度出现拐点,则没必要降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必要性会进一步降低。
不支持降息的理由还在于,它并不能根本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目前主要是产能过剩和市场信心不足,仅靠降息不能解决这些。”原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
2008年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87.3的历史低位。2008年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仅为107,远低于三季度128.6的水平;企业家信心指数为94.6,远低于三季度123.8的水平。在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更大的问题是扩展融资渠道,让企业通过直接融资解决问题,这“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刺激投资生产”。
联合证券债券分析师张晶指出“目前央行降息的预期大为减弱”。低利率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这有利于减轻企业在“存货最小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有利于恢复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连平和沈明高认为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空间,而汇率将基本保持稳定。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