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内外因素博弈下的人民币汇率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14:05  全景网

  汇率作为国际金融关系乃至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纽带,几乎已渗透到包括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汇率是比价,更是杠杆和政策工具,汇率不但会影响一国的物价、就业和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还会影响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我们认为,2009年各国货币当局将集体面临汇率的尴尬困境,为应对危机,政府使用汇率“武器”引发的“战争”不可避免,2009年汇率的博弈将会艰难而曲折。处于贸易漩涡的人民币汇率将再度成为焦点话题。

  2008年:汇率及汇市 巨幅波动,表现两极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令世界金融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球主要货币汇率及汇市巨幅波动,表现两极。

  2008年前半段,在利差预期的刺激下,以欧元为首的非美货币持续上扬,2008年7月15日,欧元对美元汇率达到1.5923,创欧元启用以来最高水平;2008年后半段,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集中爆发,导致投资者寻求在美元中避险,货币市场的估值格局几乎在短短几周之内被完全改写。在接下来的4个多月时间里,美元一改2002年以来持续贬值态势,转为快速大幅升值,与日元一道成为为数不多的汇率大幅升值的货币,而一度被大幅高估的货币,如澳元、英镑和欧元等对美元汇率则回落至公允价值附近或者甚至被低估。

  商品市场方面,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数(CRB)在08年下跌近40%,为历史最高年跌幅;原油期货价格全年跌幅60%。

  期铜年内累计下跌近60%,跌幅亦是前所未见。美国大豆与玉米期货08年分别累计跌去22%及14%,小麦期货的全年跌幅为33%;在商品货币方面,澳元兑美元2008年的走势总体表现为冲高回落走势。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

  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国内产总值的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中国GDP的冲击作用是一个正向然后趋于稳定的过程。

  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是长期的,这种长期影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币的升值导致了人们购买力的提高,从而增强人们的消费水平;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消费的冲击是长期的,对国民收入和投资的影响是中期的。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M1和M2的冲击方向完全不同,对M1具有正向的冲击;对M2的冲击作用在当期具有正向的冲击作用,之后变为负向的冲击,末期这种负向的冲击作用趋于稳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