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倘若保八吃力人民币贬值并非不可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10:20  南方日报

倘若保八吃力人民币贬值并非不可能

  作者:郑春峰

  2008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46元,1欧元兑人民币9.6590元,1英镑兑人民币9.8798元。至此,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的2008年年升值幅度分别被定格在了6.43%、9.45%、32.24%。

  相比于2006年、2007年的单边升值态势,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的走势可谓跌宕起伏——上半年对美元“破7进6”改写历史,下半年区间震荡,年末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贬值预期。

  追随2007年快速升值的态势,人民币汇率在跨入2008年后的第一个季度就累计升值3.91%。随后,第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突破“7”历史性关口,宣告正式进入“6”时代。2008年4月10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1美元兑人民币6.9920元,这是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度破“7”。而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13.8%。

  相较于人民币对美元所展现的惊人升值速度,同期人民币对欧元、日圆等其他交易货币却继续贬值。截至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欧元较2007年底累计贬值幅度已经接近3.8%,人民币对日圆更累计走低近7.63%。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美元在第一季度的走软,美元指数从年初76点水平下跌至2008年3月中旬的71点水平,并在2008年3月18日创出70.70点的历史新低。

  进入2008年7月份,就在市场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将向“6.5”进发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陷入了区间震荡。中间价自2008年7月30日开始走出的“10连阴”,更创出自汇改以来最大的一波贬值行情。从7月中旬至今,该数值便一直在6.81至6.86区间波动。如此长的调整期,在人民币长达3年多的升值过程中从未出现过。

  其中的时间点问题值得注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势停止的7月中旬,正是美元指数开始反弹的时点。次债危机一度让美元在上半年走软,但等到危机集中爆发的7、8月份,欧元区暴露出比美国更加严重的问题,避险资金纷纷开始持有美元反而推高了美元。

  另外,也正是在2008年7、8月份,中国经济出现下滑迹象,出口、进口、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接连报忧,“保增长”成为第一经济要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似乎已经失去了继续升值的支撑,贬值预期愈发强烈。

  “人民币贬还是不贬?”必将成为2008年遗留给2009年最棘手的汇率问题。不难注意到,支持人民币贬值的观点认为,当下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调整,通过人民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稳定经济;反对人民币贬值的观点则认为,国际需求已经严重萎缩,贬值并不能明显刺激出口,反而会将这几年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付之东流。

  目前,上述分歧仍然存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2009年的经济形势将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欧美经济能够见底企稳,对中国的外需重新恢复,人民币将继续自己的升值之路;倘若危机继续向其他领域扩散,中国经济“保八”吃力,届时人民币出现贬值也并非没有可能。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