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伯南克冲刺迈入零息时代 美式量化宽松起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03:0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一步到位”地迈进了零利率时代。

  在特意延长了一天的年内最后一次例会上,美联储决策成员一致决定,将基准利率降至“零至0.25%”的区间,从而在实质上启动零利率政策。不过,与日本央行当年一味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现金的做法相比,美联储自认为将开启一条具有“美国特色”的量化宽松政策道路,其重点将是通过收购国债或是其他高风险证券资产以促使信贷息差收窄。

  ⊙本报记者 朱周良

  降息一步到位

  按照当局给出的“零至0.25%”的利率目标新区间,这次联储降息的幅度超过75基点,高于之前市场预期的50基点。会后声明显示,包括伯南克在内的十位美联储决策成员一致同意本次的大幅降息举措。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帮助经济摆脱衰退,美联储自去年9月18日启动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轮降息周期。经过迄今为止的十次连续下调,美国的基准利率已累计下降了至少500基点。

  经济学家表示,这次超出预期的降息行动,也是美联储发出的一个最新信号,即为了重振经济和金融市场,当局已准备好大刀阔斧地采取行动。

  纽约梅隆银行的资深货币策略师沃尔福克认为,美联储16日的决定“极其另类和富有创造性”,“我们认为,对于美国消费者以及金融市场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措施。”加州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孙文松则表示,伯南克似乎在努力接受新的创造性观念。

  不仅如此,美联储还在会后声明中强调,鉴于当前的疲软经济状况,当局会在“一段时间”之内都将基准利率维持在“超低水平”。美联储认同当前的主流预测观点,即经济在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都会持续疲弱,之后才会看到好转。

  声明承认,自10月29日的上次例会以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严重恶化,而消费开支、企业投资以及工业产出方面的数据也都大幅下滑。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信贷状况也持续吃紧。“总体而言,经济活动的前景已进一步恶化。”

  在美国此次降息前,日本一直是发达经济体中利率最低的。但现在,美国的利率已低于日本的0.3%,分析师据此认为,将在本周五宣布最新利率决策的日本央行可能面临较大压力。事实上,美国的降息已经推动美元对日元持续刷新13年低点,给日本的出口带来巨大压力。有分析认为,日本可能在本周再度降息,甚至重回零利率。欧洲央行则可能在明年1月再降息一次。

  “第二支箭”已然在弦

  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次赌博式的降息至历史新低,美联储手头的所谓“传统政策工具”已几乎耗尽。对此美联储显然已有所准备。这次的会议原定只有一天,但为了探讨零利率之后的政策选择,当局特意将会议延长为两天。

  在会后声明中,美联储明确表示,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来促使经济恢复可持续增长和保证价格稳定。声明指出,美联储今后的政策重点将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其他适当的手段来支持金融市场正常运转和刺激经济增长。

  早在本月1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伯南克就指出,即便是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美联储也还有一系列可以刺激经济的手段。他当时称,美联储的箭筒里“还有第二支箭——提供流动性”。

  而美联储过去几个月已经开始这么做了。通过推出一系列创新的融资安排,美联储自身的负债已在过去三个月间膨胀至2万亿美元以上。前不久,当局刚刚宣布了两项总额8000亿美元的融资信贷安排,旨在通过收购机构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解冻民间消费信贷市场。

  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对于外界认为美联储正在采纳日本当年的量化宽松政策的观点,美联储的高官给予了直接否认。他表示,美联储的措施与量化宽松截然不同,也有别于日本的做法。在纽约研究机构决策经济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西纳伊看来,美联储正在朝着“美国式”量化宽松政策迈进。

  联储官员表示,日本的量化宽松计划专注于负债,大幅增加金融体系中的现金和超额准备金。而美联储的重点则是资产,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收购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机构债券等途径,直接影响信贷息差。

  当局还表示,正在评估是否要买进期限更长的国债,并且可能会收购质量较差的信贷资产,但前提是需要财政部的协助。

  美联储前理事格雷厄姆认为,要实现刺激经济的目标,美联储接下来需要加强和财政部的合作。在美联储开会同时,当选总统奥巴马也在本周召集其经济团队开会。奥巴马15日称,随着美联储耗尽降息空间,政府将不得不实施激进的财政政策。“利率正被降到不能再降的低位,”他说,“虽然美联储仍会有更多可以动用的工具,但政府其他部门也拿出相应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