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正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 01:56  第一财经日报

  左小蕾

  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一定程度的贬值,对此有人有一些非议。而笔者认为,这种变化是完全正常的。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更市场化改革,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适应人民币汇率更市场化的波动,显得非常重要。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应是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首先,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贬值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形成机制包括了一揽子货币。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欧洲经济衰退预期比美国更为严重,一些亚太地区的经济体也面临严峻的前景。人民币一揽子货币中的绝大多数货币,如欧元、英镑等,对美元贬值都超过20%,澳元的贬值幅度更大。韩元、其他亚太地区的货币除日元以外,也有不同程度的贬值。因此,人民币汇率受一揽子货币的影响对美元贬值是非常正常的。一揽子货币管理浮动汇率机制的作用是人民币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如果全球经济明年像预期的那样恶化,如果一揽子货币对美元贬值的态势不改变,人民币对美元继续贬值在所难免。

  其次,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外需市场大幅萎缩,中国经济呈现加速下滑态势。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已经从去年的11.9%的增长下滑至9%,达到近3个百分点的变化;第四季度有更不乐观的可能。国内经济形势下半年与上半年的冰火两重天,特别是出口增长的明显下降,都不支持人民币升值。按照经济态势的判断,人民币至少在今明两年都不具备升值的条件和宏观环境。

  实际上,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误导性的诠释。面对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进一步暴露出许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认识上的误区。

  在最近与中美战略对话有关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问,人民币近期贬值是否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目标的改变。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一个重大的逻辑上的误区。这个问题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是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改变为以供求为基础的一揽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机制。所以,首先,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不是简单的人民币升值;其次,贬值正是机制改革的结果,而不是改革目标的改变。

  在此,笔者认为,国外的一些观点渗透了利益取向。而国内一些公开发表的观点,也一直在人民币汇率机制问题上受到误导。虽然2005年7月已经放弃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开始以供求为基础的一揽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但我们的舆论很少讨论人民币的有效汇率,一直不断跟随国外的观点“纠缠”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升值幅度、升值速度。舆论和研究也很少关注汇率机制的改革本身,而是不断被所谓“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市场”的金融资本的预期引导,关注的焦点始终聚焦那些既没有人民币需求、也不需要人民币供给的金融资本的升值预期,实际上非常不利于推动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

  笔者非常期望,通过对当前人民币贬值的讨论,能够开展一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常识性教育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推动更稳妥的包括人民币完全兑换在内的、更国际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人民币总是会不断向着完全可兑换方向推进,总有一天会走向国际化。次贷危机的启示,也将推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进程。

  (作者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