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摩:财政赤字不足惧 美元仍将受到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 18:40  汇赢投资

  为弥补巨额的财政开支,美国政府09财年预计发行国债1.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10%。投资者担心,面对美国未来几年庞大的财政赤字规模,美元可能无法保住涨势。

  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团队撰文指出,美元仍有以下几个支撑因素:

  首先,经济衰退引发的国债需求将抵消发行国债的负面作用。

  虽然理论上讲发行量增多会打压国债价格,但经济衰退引起的国债需求增长将足以抵消这一作用。有历史为证:过去的4次经济衰退中,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呈现与GDP增长的正相关性;换句话说,当经济增长减速时,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在下降;反之亦然。而且,这一历史规律看似十分强大,日本国债及其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如此。

  其次,美国国债并未因最近几次市场操作而发生实质性改变。

  虽然未来2年的经济刺激计划料将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但绝大多数是以金融业资产作为交换的,无论是盈亏几何,这始终不是无偿投资。再者,即便政府投入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有助于拉动长期经济成长,因此并不存在"挤出效应"。

  在我们看来,只有减税和政府消费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个人不同,诸如美国这样的大国从来不需要完全清偿政府债务。只有当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国债的实际利率时,政府才存在实质性债务。然而数据显示,美国自1950年以来的长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3%,而长期实际利率仅为2.6%。

  最后,美国国债的潜在需求仍十分庞大,很多分析师对此有些估计不足。

  全球现金实体(包括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人寿保险企业等)08年初的资产管理规模为59.4万亿美元,美国和德国国债市场则分别为5.7万亿美元和1.2万亿欧元。此外,商业银行也将成为国债的重要买家。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个很好的例子。该国银行在经济低迷时大举买入国债,自2000年以来,国债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由9%迅速蹿升至20%,约为300万亿日元(3万亿美元);目前银行手中的国债头寸已经占到国债总量的36%。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的国债比重为10%,这一份额虽较90年代下降,但美联储(Fed)仍可能效仿日本央行,充当国债的最后买家。

  此外,我们并未提及的亚洲国家也将是美国国债的重要买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