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大跌具备现实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 04:36  第一财经日报

人民币大跌具备现实基础


  傅勇

  人民币最近出现的反常走势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一时间市场炸开了锅,众说纷纭。美元对人民币现汇盘中,人民币已连续3个交易日触及日内跌停线,即贬值幅度达到当日中间价的5%。。

  笔者认为,人民币的急贬是“有据可依的”,可以看做是人民币的一个顺理成章的调整;此外,当前的环境和亚洲金融危机不完全一致。

  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人民币近期的表现并不是偶然的、突发性的。至少有两点暗示了这一点。其一,人民币近期的贬值符合市场预期。目前市场上弥漫着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无本金交割的远期人民币汇率(NDF)市场上显示1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贬值至7.20的水平,而12月3日的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6.85。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人民币出现连续贬值的情况下,按照市场预期,人民币还有相当一段的贬值历程需要走。

  其二,人民币近期的下跌符合政策面的暗示。在最近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不再出现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策略(主要是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的讨论,这一点不应该被忽视。

  其次,人民币贬值其实符合近期国际市场的动向。我们不应该忽略,人民币异常急贬的背景是美元汇率近期的显著升值。美国的去杠杆化使得国内流动性收紧,由此美元汇率反而出现一轮与其基本面不相对应的升值。如果像国际收支数据所显示的,中国近期出现外资流出的迹象,那么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可能在短期内突然变得紧张,从而为人民币贬值打开了市场空间。这或许就是这次人民币急贬的机制。

  再次,人民币急贬可看做摆脱过度依赖美元的努力或尝试。人民币没有“义务”跟进美元的独舞。人民币暂脱离与美元亦步亦趋,有助于调整人民币对欧元等其他货币的汇率。从基本面上,人民币当前没有对欧元等货币升值的条件,即最近人民币对欧元等货币以升值为主。

  从这个角度说,人民币急贬与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不矛盾。人民币已放弃盯住美元单一货币。在一揽子货币中,中国有可能在某段时间降低美元的权重,以更多平衡与其他货币的经济金融关系。

  最后,有人提到,就像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当前应阻止人民币贬值。问题是现在的情况并不完全等同。那时货币大幅贬值的是东南亚国家,它们当时不是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现在出现贬值的是欧元和英镑,从8月起它们对美元已有可观贬值,而欧洲现在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而1998年出口占当年GDP比重仅约20%,现在已增加1倍。

  笔者预计,虽然人民币不大会延续急速贬值态势,但估计贬值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其他多种货币对美元出现明显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为什么不能和它们一样对美元适度贬值呢?这其实只是一个合乎常理的调整。因为,人民币对美元外的主要货币没有出现明显贬值。事实上,在美元升值的过去几个月中,国际清算银行提供的人民币有效汇率也是明显升值的。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