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远懿:机遇与发展 理财产品需监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 15:49  汇达财经

  作者:杨远懿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传统金融投资市场不可避免地陷入低谷。之前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的股市、基金投资,因普遍性亏损,投资者不得不选择退出以力求自保。而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使得房价无投资的空间。这样一来,大量的热钱阻塞于市场之外,形成无法进,更无法退的局面。

  纵观近年来投资市场的兴衰。多年的宣传,国内已经初步建立了理财的观念,尤其是随着股市的发展,普通投资者数量急剧增加,在股市行情大好的时候,实际上已是全民炒股,深街小巷股声阵阵。但是,与国外金融投资市场相比,我国理财产品在数量上明显偏少,根本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在股市不好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正在寻找更好的投资理财项目,希望能够继续其理财投资之路。

  国内理财产品,大多数是跟股票挂钩的产品,从基金行业就可窥豹一斑。前段时间很火的基金行业,大多数基金都是以股票投资为盈利手段,当市场不好时,基金业绩也受到影响。投资者被当头棒喝,红极一时的基金随之崩溃。即使少数基金仍旧具有盈利能力,但受到全球大环境的影响,投资者更多也是选择赎回基金。"

  投资者已经从狂热变为胆小,从侧面了解,某国内著名财经网站基金频道,从巅峰时的每月100万流量,降到现在不足20万。"无基金敢买,看又有什么用?",大多数原基民都持有这样的观念。而作为奇兵出现的银行QDII产品,也因银行控制风险能力的问题,陆续在中资银行叫停,仅剩东亚及花旗等少数外资银行仍旧销售此类产品,银监会更是建议银行业现在不要涉及QDII产品。

  无更好理财产品的窘境迫使普通投资转向到目前政府并不允许发展的理财产品灰色地带。股市渐入低迷时,国内半公开的杠杆式外汇、黄金交易公司却大行其道,如雨后春笋,遍地出土。"股民大都转战杠杆式外汇、黄金投资,很多涉及此灰色地带的投资公司因业务量大增,不得不大肆招兵买马,以应付业务需求"。据观察,仅深圳地区,至少有100家涉及此类业务的投资公司,更别提仍旧深埋地底的黑色交易商。

  做空机制吸引投资者加入外汇和黄金市场

  国内银行只提供外汇实盘和纸黄金业务,投资者受到交易时间,交易方式的影响,根本无法提起外汇和黄金投资兴趣。而活跃在市场的众多投资公司,正是以此类理财产品的缺失说服投资者进行灰色地带交易。以杠杆式外汇投资为例,24小时运转、T+0交易,有杠杆比率可以达到400甚至500倍,仅需要1000美元,就可以投资50万美元的交易。更重要的是,比起股票交易,杠杆式外汇有做空机制,汇价下跌的时候也有机会盈利。投资者正是看重这些优势,选择杠杆式交易。

  但是,此类交易多是不成熟的。银行业本已经试行杠杆式外汇,但投资者对于新兴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造成大多数投资者亏损,银监会不得不紧急叫停。而根本无从监管的各色投资公司,黑色交易商,更是存在人为控制,携款跑人等行为,使得多数投资者净身出市。此类交易往往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常见,现在已经形成了广东、上海及周边,北京三大灰色交易市场。

  建立监管体系应成为解决之道

  存在及合理。在国际市场流行的杠杆式投资产品,并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整个金融产品的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国内金融行业还未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对于此类交易尚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所谓堵不如疏,完全禁止,为灰色甚至黑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倒不如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让此类交易完全阳光化,从而杜绝不良交易商的欺诈行为。在此方面,银监会已经在尝试,但从成效来看,出现了反复,还需要时间来建立。尤其可以借鉴美国国家期货协会(NFA)对于此类交易的监管,或者也可以借鉴香港证监会(SFC)的监管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与发展有效的监管体系。

  投资者不仅要承受投资的风险,更要承受行业不规范而带来的风险,这显然是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希望银监会能够重视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性,以及随之而带来的监管问题。让更多的理财产品在有效的监管体制下发展,丰富投资产品的多样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