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丽珠
正如温家宝总理3月18日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所言:“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要求,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货币政策。根据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变化,7月底党中央将“一保一控”作为下半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11月初国务院提出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教授接受记者采访,从专家角度解读货币政策调整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
记者:上半年大家都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现在看来有点过于乐观。您能不能分析次贷危机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
丁志杰: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的途径很多,不利影响已经显现。众所周知的两条途径是,世界经济衰退导致外需下降,出口放缓;悲观情绪的传染影响信心,进而影响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这些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是,还有两条同样值得关注的途径:第一,资本流入可能放缓甚至逆转的风险,对国内投资产生冲击。上半年热钱是经济热点问题,很多证据表明非正常的资本流入很大。从国内市场情况来看,流入股市和房市的并不多,我认为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实体经济中去了。这样,资本流向发生变化对国内投资必然产生不小的影响。还有,资本流动监测不能只关注外资,国内资本外流也会带来类似的影响。第二,初级产品大起大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产业链绷得太紧。今年世界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先飙升后骤降,使有关行业和企业经营决策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成为影响经济全局的大问题。试想,石油价格从7月份每桶冲高147美元回落到现在50多美元,让俄罗斯这样一个石油出口大国都饱受动荡之苦,企业也会产生类似的效应。
在十一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成功地抵御了危机的冲击,但也不得不承受通货紧缩的代价。如今,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化之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只要措施及时果断到位,就能够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在危机中寻找到机遇。
扩大内需的政策要统筹兼顾协调配合
记者:在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货币政策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丁志杰: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4万亿是个不小的数字,不仅要考虑到眼前扩大内需的需要,更要着眼于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留下一笔优质资产,为下一轮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加大“三农”和民生工程的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扶持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开发新的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样,不仅能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同时把挑战变成机遇,变成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机遇。
在十项措施中,第十项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就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体现。在实施中,货币政策不仅要把握好自身调控的力度、节奏,也要处理好和其他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例如,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
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记者:如何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丁志杰:可以对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党中央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当时的取向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从措词来看,适度宽松要比稳健有更积极的政策取向。我认为,适度体现的主要不是度的问题,更主要是反映了货币政策作用的特点。因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在前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通过调整公开市场业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等方式,增加市场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松绑,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十项措施出台后,中国人民银行随后颁布了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五条具体措施。这五条具体措施基本涵盖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广义的货币政策,也反映了党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目前来看,货币政策有调整空间,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有用武之地。就利率而言,与其他货币相比,人民币利率相对较高,还有余地。就存款准备金率而言,目前还处在高位。就汇率而言,汇改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目前应已接近或达到均衡水平,双向波动明显增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在未来是一种强势货币,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不能贬值,必要的时候不排除利用汇率反向调整的可能。
审时度势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记者:您认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丁志杰:要审时度势,灵活审慎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总量的需求管理政策,在调总量的同时也能在一定范围内调结构。例如,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积极引导各种资金投向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或项目,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出口结构调整。但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不是调结构,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适得其反。
要平衡好宏观调控需要和微观主体利益的关系。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可能收缩业务,惜贷现象随之产生。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是要求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而是更加注意风险管理,以免给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留下隐患。降息可能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减轻银行的经营成本,两者可以配合使用。政策组合得好,宏观调控政策也容易实施,同时也缓解了银行面临的压力。
要全面权衡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为应对当前的金融风暴,各国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发达国家,通过降息和注入流动性来抵御衰退。当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也是明智的,但要注意到可能带来未来的长期通货膨胀压力。如果只看到亚洲金融危机后出现的通货紧缩,那可能会使对未来经济形势的认识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