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在后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截至2008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年升值率约7.4%,但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仅分别升值1.0和4.7个百分点。如此巨大反差,使人们在感受上出现“升值虽快,但效果不彰”的幻觉。张大伟 制图 ⊙兴业银行 鲁政委 无论何种抑制通胀政策,从其着力点来讲,都不外乎作用于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方面。而人民币加快升值通过进、出口和国际收支途径,能够在上述两个方面均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供给方面,我国本轮物价上涨首先由粮价上涨发动,此后进一步受到肉、蛋、食用油、原油、金属等价格轮番上涨的推波助澜。虽然我国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仅有一个不大的“供给缺口”需从国际市场上补充。但是,这样一个不大的缺口却对应着一个不小的绝对量,在国际粮价急剧上涨的背景下,其也足以撬动整个国内市场,并进而对肉、蛋这些以粮食为原料的其他食品价格起到推升作用。而与粮食相比,我国在食用油、原油、金属等商品的自给率就更小。其中,大约有超过60%的食用油原料、50%的原油、55%的铁矿石需要依赖进口。人民币加快升值,对外购买力的增强,能够直接降低原材料和最终产品的进口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进口、增加供给、平抑国内物价水平的作用。 在需求方面,从实体经济层面来讲,目前出口约占我国GDP比重的37%。这意味着,出口量的变化对我国国内供求态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人民币升值能够提高出口商品价格,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替代性较强商品的竞争力,抑制部分过旺外部需求,减弱对物价的需求拉动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实体经济中的总需求对应着货币层面的货币供给。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通货膨胀都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其他因素都是次要的。只要货币供给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最终都将消退。 人民币加快升值对减轻我国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压力有辅助作用。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在外贸顺差余额既定条件下,能够减少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人民币升值将带来出口增速放缓和进口增速加快,减缓外贸顺差增速,从而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压力。 当然,依然有几个问题必须加以澄清。首先,要想汇率能够有效调节贸易和改善国际收支,一般需要在有效汇率层面实现调整。我们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给出的相关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2006年末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年升值达到了约3.3%,但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却分别贬值了1.5和0.9个百分点;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虽然达到了约6.5%,但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却仅分别升值1.7和4.9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年升值率约为7.4%,但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仅分别升值1.0和4.7个百分点。对美元升值幅度与有效汇率变化的巨大反差,可能导致人们在感受上出现“升值虽快,但效果不彰”的幻觉。 其次,升值对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影响一般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步体现出来。国际贸易理论当中著名的“J-曲线效应”原理和各国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在一国货币升值初期,一般出口反倒会加快,进口则会有所减慢,由此导致顺差反而可能扩大;一般需要到两年半或三年之后,升值对出口和顺差的抑制才能开始逐步表现出来。从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升值进程,到目前尚不足三年;如果从有效汇率升值的时间点来看,则时间更短。因此,在眼下就期待汇率对贸易和国际收支能够发挥显著影响并不现实,但未来其效应可望逐步显现。 第三,升值预期下的热钱流入,对升值的减顺差效应存在部分抵消作用。 基于上述原因,升值对通胀压力的缓解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起效。因此,为应对眼下可能继续走高的物价水平,大力紧缩流动性、抑制国内不合理需求、着力增加有效供给,才是抑制通胀政策的根本立足点。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