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汇率不是压出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14:57 金汇通

  欧洲国家也应意识到,在这时人民币大幅升值,势必会使得他们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明显上升,加重其通胀压力。

  上周五人民币汇率一天连破7.41和7.40两大整数关口,创下7.3992的新高,年内第73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而本周二,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容克、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一行将访问北京。其间,代表团将与中方就中欧经济金融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人民币汇率将是重要话题之一。周三,中欧峰会还将召开。

  不过,经过媒体的渲染,欧洲财经机构的此次访华之行,似乎被描述成"人民币施压团"之旅。

  汇率应该服务于政治因素,还是经济基本面?施压能否"压"出汇率来?

  从欧洲角度看,由于美元贬值而造成欧元持续升值,影响其出口竞争力,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人民币对欧元的相对贬值,造成欧洲对华的巨大贸易逆差。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前景不明,美元继续走软短期内很难遏制,因而欧元也将被"推"着继续升值。

  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接近100美元大关,而欧洲HICP(消费价格调和指数)在10月份已经到了2.6%,目前正警惕通胀的欧洲央行,自然担心继续加息将对欧元汇率火上加油。法国、意大利等逆差国家,更是忧心欧元的继续升值。

  这样的基本面决定了,欧洲国家希望其他贸易伙伴的货币大幅升值,以增加本国出口,延续自身经济近年来的复苏。

  从

中国经济自身基本面来看,存在着如贸易顺差屡创新高、流动性过剩依然存在、超过11%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胀压力开始显现等问题,未来还会面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加重、贸易摩擦进一步恶化、经济结构调整缺乏动力等种种问题。

  但我们应看到,人民币如果突然加速大幅升值,对双方基本面都有害无益。

  首先,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风险较大,中国如果现在大幅升值

人民币汇率,将可能推高失业率、投机热钱涌入更加迅猛。考虑到未来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决策者将根据基本面,在权衡中作出选择。

  而欧洲国家也应意识到,现在他们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比例在上升,而他们自身面临比较明显的通胀压力,如果在这时人民币大幅升值,也势必会使得他们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明显上升,加重其通胀压力。

  此外,欧盟内部各国,由于基本面的差异,有的是对外贸易顺差国,有的是对外贸易逆差国,"施压"人民币兑欧元大幅升值也热情不一,德国和一些北欧国家对欧元升值担心不是那么大,因此,

人民币升值刺激了一些国家的出口,但却影响了另一些国家的进口,此时更需脱离政治因素来考虑汇率问题。

  人民币在汇改两周年来,汇率形成机制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灵活性,由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汇率的弹性也更加扩大,近期有关决策者也都表示,下一步还将增强汇率的弹性。

  中欧经贸领域内的合作与发展,取得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双边经贸关系近年来不断跨上新的台阶,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将从现在3000亿美元增长到5000亿美元,合作领域将从货物、服务贸易发展到投资,进而延展到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一个"大经贸"框架的蓝图正在逐步实现。

  因此,让汇率问题再回到经济基本面上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经济问题更需从基本面出发,通过协商加深理解加强合作。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