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硬通货应是外汇储备和投资主渠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 08:52 金汇通
从“黑石”的投石问路看外汇投资风险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首笔对外投资30亿美元购买了美国“黑石”私募投资公司的股份,股价从首日的大赚几个亿到最近的大亏5个多亿,牵动了从决策者到学者,从官员到百姓的心,有人说封闭期(4年不能退出)浮赢和浮亏都不应过度评价,也有人说只要走出去,就是外汇管理(投资)的一大进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而笔者以为我国对外汇储备、运用、投资的主渠道存在方向性误区。 3十1世界货币趋势决定投资主渠道 笔者从去年4月份起先后在《上海证券报》、《金融投资报》、《价值》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崛起与3十1的世界货币趋势推动中国股市长期走牛的文章。在上述文章发表半年后成思危也在去年11月提出2008年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时隔一年多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人民币自由兑换己从2万美元放宽至5万美元,今年2月1日起现汇现钞己不分家,QFII从一百亿增加到三佰亿,QDII业务更是全面展开,最近更是推出上不封顶“港股直通车”的构想。 以美元为代表的世界货币由于《布雷顿森林》条约,美元发行己不需要黄金储备作为发行 “纸币”的依据,全世界使用美元交易、使用美元储备,使得美国的“信用”向全世界透支,美国发行大量美元,用“纸币”换回财富、换回消费、换回地球上子孙万代最紧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各国为防止对冲基金(全球二万亿美元)扰乱本国货币市场、扰乱金融秩序,不得不大量储备美元,远远超出了用于实际支付和交换的外汇储备。而我国恰恰因贸易大比例顺差使得美元储备更是高速增长,手中的“纸币”当然也快速地贬值。要使外汇(美元)储备不贬值、外汇投资(包括美国国债)不贬值,应该将外汇储备、外汇投资的主渠道放在货币化资产上,即不论是储备还是投资都应该以石油、有色金属、贵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有人称其为加大战略资源储备,我认为还不如将这些货币化资产称其为“硬通货”,而新近成立的外汇投资公司也应将投资主目标放在能产出“硬通货”的标的物上。 全球石油储量估计40年,我国探测存量为15年;美国成品油储备150天,我国储备才20天,并且对外依存度将逐年上升;3亿人口的美国消费全世界30%的能源,本国石油资源开采却很少。有色金属(包括各种矿产)价格近几年都以几倍的速度在增长, 石油包括大宗原料铁矿石在内价格都在创历史新高。这足以说明不可再生资源才是真正增值保值的“硬通货”,才是真正的一般等价物。 其次,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人口第一大国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的消耗提速和绝对消费量也会以几何级数增长,难道我们不应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点资源吗?所以,储备不可再生资源就是储备“硬通货”,就是储备不会贬值的最强势外汇,就是储备财富,就是储备安全。用外汇去投资境外“硬通货”的开采和加工就是投资最紧俏的商品。因此,投资“黑石”或投资巴克莱银行等,虽都不能盖棺定论,但至少不应是外汇投资的主渠道。 QDII业务存在巨大的汇率风险 从去年开始,我国为了对冲大量的外汇储备,开展了QDII业务的试点。事实上,QDII开展以来并不顺利,中国银行的首款QDII产品运行不到5个月,便因遭遇巨额赎回,产品规模连续20日低于最小规模限制而被迫终止;招商银行的首款QDII产品全球精选货币市场基金,以美元为本金计算的平均年化年收益率为4.81%,而期间人民币兑中间价升值了3%,基本上,投资者所获得收益无法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爆发于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也对QDII产品产生影响,建行最新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截至8月7日,该行推出的首款新版QDII “海盈”1号净值已跌破面值,降至0.9618元,跌幅接近3%。应该引起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反思。实际上,当美元升值时,做“QDII”有汇率盈利的可能,甚至赢利巨大;反之,当人民币升值时,做“QDII”有汇率损失的可能,甚至损失巨大。更何况对普通老百姓缺乏对汇率走势的专业判断,去涉足一个未知的市场,风险极大。 笔者在去年五月份就判断人民币在2008年将基本可自由兑换,指得就是,比如局部地区先行:香港、澳门、台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地区等双边或多边贸易区;再比如非资本项目兑换锁定时间逐渐缩短,小额兑换可放开范围等等。那么,不管是2008年,2009年还是 2010年,假如人民币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请问面对经济长期疲软的美国和面对经济长期向好的中国,各国的央行行长的外汇储备将会作出何种选择?如果都把外汇储备中5% 到10%的美元换成人民币储备,此时毫无疑问美元将暴跌,人民币将暴涨。当然,QDII的损失将不言而喻。因此,回到原点,外汇投资应该面向“硬通货”,外汇储备应该更多地转向“硬通货”,而不应通过QDII业务来分散风险(人民币资产的H股市场除外)。 围绕储备和投资“硬通货”应出台配套政策 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在不断加快,而早在四、五年前,国外投资人早就预见到人民币升值的必然性,但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所以外资只能进入不受限制且能吸纳大量资金的房地产业,通过房地产的过渡性媒介达到“资本项目”的兑换(更达到了预期的汇率收益)。日本进口中国煤炭是扔在海里储备的,这是真正的战略储备,这就是日本人投资“硬通货”。 为此,笔者建议就外汇储备投资到本国资源的保护,除上述讲的“硬通货”是主渠道外,还应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比如: 一、支持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向能源、矿产发达国家和地方进行投资,其投资额可抵扣所得税基数; 二、对不可再生资源国有化,国家资源应纳入国家经济命脉,收归国有。小煤矿不仅要尽早停止开采,而且要尽快收归国有; 三、对出口的初级不可再生资源,不是降低出口退税的问题,而是要开征高额资源出口税,关系到国计民生资源的出口,应通过人大立法或听证会;国家因逐步退出市场,但不应放弃对国家资源的控制权; 四、外国人购买中国住宅应该开征土地资源税或在卖出时赢利部分的90%(新加坡是100%)开征土地资源特别税;对外资投资房地产赢利部分和外资收购中国物业的赢利部分也应征收90%的土地资源特别税; 五、增持其他相对坚挺的外国货币,分散疲软美元带来的风险; 六、逐步建立人民币货币权,首先建立亚洲区域性质货币集团,推动亚洲货币组织AMU尽早达成共识。人民币应尽早在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基本实现可自由兑换,使人民币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支柱性货币。 七、吸收外资应以技术含量为主,无技术含量以及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主的投资应排斥在外商投资目录之外,不要让中国成为资源消耗大国,污染排放大国,垃圾进口大国; 八、除国家外汇投资外,也应指导国内的企业在境外投资时,不将本国的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合作的主要条件; 九、可吸收外国企业到中国A股市场上市,也可效仿美国存托凭证实施中国存托凭证。 来自:上海证券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