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金融体系低效是外部失衡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 14:12 金汇通

  第一,为什么人民币不断有升值的压力,或者为什么持续地存在顺差?答案就是中国存在着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比如说2004年,储蓄占GDP的比重是48%,投资是44%;2005年储蓄占GDP的比重是47%,投资是41%,6%就成了经常项目的顺差。

  第二,到底是哪个部门对这个储蓄大于投资负责?第一个要负责的是外资,就是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我们计算了1995年到2005年来的数据,发现流入的FDI的总量和通过外汇储备经常项目顺差流出的资金总量几乎差不多。也就是说外资FDI的流入使中国能够释放出一些多余的储蓄形成资金的外流。这使得我们能够做一个结论,外资是造成我们储蓄大于投资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要负责任的是个人的储蓄超过投资。个人储蓄占我们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概是30%-38%。中国人存30%的钱,消费并不能说是很低。但是个人的储蓄占GDP的比重是19%,远远低于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在2005年是占27%。所以总量来说,个人的储蓄远低于生产部门的储蓄。所以我们说个人的储蓄太高实际上没有足够的根据,但是个人的投资是非常低的,2005年我们的投资占GDP是6%。这样使得个人部门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生产部门和政府,形成这两个部门的主要的资金来源。

  第三个要负责的部门,是中国统计年鉴里面所说的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的储蓄持续大于投资。投资是9%,2004年储蓄是16%,投资是10%,2005年储蓄17%,投资是10%,而这个部门实际上是吸引外资最多的部门。也就是说有大量的资金在这个部门里,而投资却非常少。

  至于政府部门的储蓄只占GDP中的1%,虽然按照世界银行统计是5%。但是政府部门的投资相对比较高,因此政府部门要用盈余、储蓄来抵补它的逆差,否则的话政府是顺差,所以它对我们储蓄大于投资不负太大的责任。

  至于国有企业,略有净储蓄,但是不明显。比如2005年,国有企业的储蓄是9%,投资是10%,还是负的。最后是集体企业,集体企业这十多年来基本上都是储蓄低于投资,也就是它的储蓄在不断地下降,但是投资是不断地增加的,所以它也不对我们储蓄大于投资负责。

  应该直接负责的是外资、个人部门和生产部门里边的合资和外资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当前的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以及经常项目顺差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刚才梁红讲的我基本上同意,无非就这几个方法:升值、通胀、征出口税,或者是三个的组合。但这三个方法怎么组合不是经济学家的事,是政治家来组合。

  从这个分析里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重大问题。我们的金融体制没有能力把这么大的储蓄分配出去,因而导致外资来进行充分的活动。另外一个可以证明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分配资金能力低的证据,是我们存在很大的非正式的金融市场。按照我们的计算,大概我们国内储蓄中有35%到40%的资金没有通过正式的金融中介,而是在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来进行运作的。所以我的一个观点就是,现在出现的外部失衡的问题,和我们国家的金融体制有非常大的关系。

  来自:

南方周末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