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通胀加速可能促使央行动用利率工具的频率加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21:34 世华财讯

  一季度统计数据为央行加大紧缩政策力度提供依据,市场预期央行将在近期上调基准存贷款利率。中国的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再次加速, 使得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可能会改变取向,利率工具的动用频率可能加快.但升息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将更加倚重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用, 央行政策的调整将会考虑到为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国家统计局4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1%,增速比06年同期加快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7%,增速比06年同期回落4%。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7%,3月CPI增长3.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指出,数字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再次加速, 如果再继续加快的话,就有可能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运行存在着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

  而最新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和信贷数据均增长强劲,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出现膨胀迹象,这可能促使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紧缩措施出现新的取向,利率工具的动用频率可能加快。

  相比2006年,宏观经济中流动性过剩和投资增长过快两大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资产价格泡沫隐忧也开始加重. 中国房市在调控中不断走高,调查显示,三月份中国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百分之五点九,涨幅较上月高出零点六个百分点。1年以来股票市场的涨幅惊人, 据证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从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上海市场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从19.42倍持续上涨到39.62倍;同期,深圳市场A股平均市盈率水平从18.78倍上涨到43.46倍。相比欧美股市平均10-20倍的市盈率,对中国股市泡沫的担忧不能说没有道理.

  此前在央行货币政策中偏向选择数量型工具, 主要通过央行票据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对利率工具的使用一直比较谨慎. 这是因为,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国际收支高速增长,为了保存汇率稳定央行被迫买入外汇投放了过多的基础货币。如果提高利率,不仅会缩小中美利差,可能刺激投机性外汇流入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而且使得央行外汇干预冲销成本上升, 随着央票发行规模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央票发行就难以为继。

  而通过央票发行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长,每次流动性回收后外汇流入导致新的流动性供给,流动性过剩呈现愈演愈烈的之势。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到稳定汇率目标的限制, 央行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自2006年至今,央行已经连续6次提高准备金率,并在3月17日将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速依然不减。

  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可能会改变取向,利率工具的动用频率可能加快,以此抑制实体经济增长偏快的问题.虽然升息加大流动性回收的难度,但对于这一问题央行似乎有了新的选择方案,对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用可以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供新的选择.

  在股市上涨的财富效应影响下,流动性过剩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股市, 央行一直担忧这会推动股市泡沫的形成,但如果因势利导,可以为化解流动性过剩难题提供新的途径. 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促进海外蓝筹加速回归A股市场, 不仅可以吸收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而且可以缓解A股的供求矛盾,由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尚存大量可以上市的优质资产,加快资本市场的扩容,不仅可以锁定大量的流动性,而且可以避免泡沫的产生。另外,成立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然后购进外汇的进行海外投资也可以对冲央行由于外汇结汇所释放的流动性.

  这样以来,央行动用利率工具的灵活性将增大,年内升息的次数可能明显增多.但央行也不太可能采取措施抑制资本市场的发展,因为只有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情况下,才能不断锁定新增的流动性,一旦股市陷入动荡,就可能导致流动性急速释放,引发严重的问题.因此,预计央行政策的调整也将会考虑到为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提供稳定环境,不会采取激进的政策措施.

  (张群清 撰稿)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