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可能有滞后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9日 10:53 世华财讯

  分析文章指出,3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放缓,而3月份贸易顺差从高位回落,因此,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似乎可能有滞后效应。

  据中国证券报4月19日报道,分析文章指出,3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放缓,而3月份贸易顺差从高位回落。按时间序列比较汇率升值幅度与贸易顺差的月度数据,可以发现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似乎有着滞后效应,并且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市场因素增强了。

  一般认为,汇率的变化会影响贸易商品的价格,汇率贬值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增加,而升值则相反,即汇率升值幅度与贸易顺差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

  但上述关系并不具有及时性,也就是说,汇率的波动并不会立刻带来贸易顺差相反方向的变化。经济学家们认为,这是汇率变化对贸易的滞后效应,由于市场主体掌握市场信息、改变进出口数量都需要时间,因此短期内汇率变化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数量的变化。具体地说,汇率贬值不会立即引起贸易顺差的增加,而是通常会先恶化后改善,贸易顺差的这种变化与字母“J”的形状类似,被称为“J曲线效应”。而汇率升值则会导致上述路径呈现相反方向的变化,称为“反J曲线效应”。简单起见,这里考察汇率升值对贸易顺差的滞后效应。

  从汇改以后,

人民币汇率和贸易顺差之间的变动轨迹来看,汇率升值的滞后效应似乎是存在的。如果将贸易顺差走势与滞后6个月的汇率单月升值幅度走势进行对照,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上述滞后效应,尤其是2006年8月份以来。2006年3月份
人民币升值
幅度为0.31%,高于2月份的0.24%,相应地,9月份的贸易顺差较8月份有所减少;随后,4、5月份的升值幅度都很低,而10、11月份的贸易顺差冲高,10月份的数据刷新历史纪录;9月份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0.63%,为汇改以来新高,而今年3月份的贸易顺差数据也创出了去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

  在一些月份里,滞后效应不是很明显,而且专业人士判断,短期内我国贸易顺差出现逆转式恶化的可能性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投资和贸易结构上的原因使得我国的贸易顺差呈现一定的刚性增长现象。

  不过上述论断只是直观上的考察,而且时间跨度较小,是否成立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并且为了简单起见,上述分析并没有考察非汇率以外的其他因素,如季节性因素、结构性因素、政策性因素等,事实上,这些因素相当重要,有些甚至超过了汇率因素的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上述现象不是巧合的话,应该引起重视。启示之一就是,汇率波动已经开始对贸易产生影响,并且时滞为半年左右,可以根据目前的汇率变动对将来的贸易顺差进行大致预测,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尤其是预调提供决策依据。启示之二,就市场而言,贸易顺差是国内流动性的重要源头,贸易顺差状况是判断国内资金面松紧程度和管理层出台相关政策的重要参数,因此上述现象可以作为经济预测和投资操作的一个参考,尤其是在

宏观调控政策愈加重视预调的情况下。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以进出口贸易为代表的外汇供求与人民币汇率走势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这是因为贸易顺差较高的月份导致结汇需求相对增加,外汇市场中人民币多方力量占优,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

  业内专家认为,在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中,市场供求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前景向好是人民币汇率坚挺的最主要推动力量。

  此外,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确定上,除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要之外,还较多地受隔夜纽约市场美元表现和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格影响。通过分时段比较发现,人民币中间价与外盘美元的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实这也是汇率形成受市场因素影响的表现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