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由结构问题导致的贸易不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3:57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分析文章指出,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主要不是汇率问题,而是两国贸易产品结构不同,因此,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由结构问题导致的贸易不平衡。

  据中国证券报4月10日报道,分析文章指出,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从1999年的225亿美元增长至2006年的1443亿美元。尽管中美两国统计数据存在巨大差异,但双方的数据都显示了中美贸易差额的快速增长趋势。

  文章指出,顺差主要是现行贸易统计体系和国际分工所致。

  一是现行的贸易统计中没有统计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方面,根据

哈佛大学学者克雷格•范格拉斯特克的报告《美中服务业贸易往来的收益》,美国从对华服务贸易中获取了巨额顺差和利润,2004年美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之比高达11.3:1,也就是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但由于服务贸易在海关统计上不显示,而只在国际收支上体现,因此,所谓的中美贸易顺差,统计的只是货物贸易这部分。

  二是中国的顺差是由其他地区转移而来。中国在大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国际顺差转移”。我国吸收外资的70%来自东亚地区。这些外资企业从本国或地区进口大量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进行加工装配后以中国名义向欧美出口,所形成的贸易顺差也由东亚其他经济体转移到中国。

  三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出典型的外资推动特征,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推动。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50%以上。美国对中国贸易出现巨额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制造业大量向中国转移,因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占到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加工贸易占中国出口一半以上,而外商投资企业又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83%。

  文章指出,

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结构性不平衡,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主要不是汇率问题,而是两国贸易产品结构不同。靠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由结构问题导致的贸易不平衡。

  首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太低不是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2003年,美国的全球贸易出现了约5000亿美元的赤字,按美国方面的统计,与中国的贸易赤字超过了1000亿美元,占美国全球贸易逆差的五分之一强。产生这么大的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美国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美国的劳工成本非常高,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大批迁往国外,传统的制造业成了“夕阳工业”,而美国发达的服务业(包括金融、证券业)固然可以创造许多GDP,但是,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已经无法提供美国人民所需要的许多消费品了,只好从国际市场大规模地进口,才能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由于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有着强烈的互补性,美国需要的大量劳动密集型商品是中国的强项产品,这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激增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向中国出口。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在高科技账户方面,200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到460亿美元,而出口到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仅为90亿美元,不足进口的1/5。在高科技产品上的逆差几乎占其整个对华贸易逆差的1/3。可见,目前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美国政府禁止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造成的,相比之下,中国与同样是发达国家的日本和欧盟的贸易,基本是平衡的。因此,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有助于降低美国的物价水平,从而有利于美国遏制通胀。如果人民币按照美国有些人的要求大幅升值(升值40%),那么中国货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就要大大提高,美国老百姓每年就要多支付数百亿美元。

  其次,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减少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也不会增加美国的就业。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美国并不是什么福音。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比中国高大约30倍。不进口中国货,如果由美国企业来生产本来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就会因为成本太高而无人购买,而美国市场仍然需要大量劳动密集型商品。于是,美国将不得不从其他工资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这样,过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就会转变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逆差,也就是说,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并不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而有所减少,美国的就业,也不会由于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而增加。如果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成本高于中国,那么,美国的全球贸易逆差还将因为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而增加。

  第三,是中美消费需求不同所致。事实上,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消费需求旺盛,而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美国消费需求旺盛,所以需要通过净入口以补足国内供给的不足;而中国正好相反,消费需求不足,需要净出口以消费过多生产力。因此,只要两国的内部经济结构不改变,美国对中国总有贸易逆差,这种贸易不平衡还会逐年增大。

  文章称,解决失衡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人民币大幅升值。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是单纯的贸易平衡问题,而是世界制造加工中心转移到中国,是全球生产格局演变的结果。如果整个生产格局不发生变化,即使人民币升值50%,中国仍然是贸易顺差。所以,不能将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首先,目前阶段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利于中国经济。中国正在加快国内经济改革,进行艰难的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大批企业关停并转、大量工人下岗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如果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把人民币升值40%,那么,用美元标价的中国货将涨价40%,中国的出口将严重受挫。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大约是50%,即进出口贸易占GDP的一半左右。出口受挫,生产下降,自然进口也会大大减少。出口的下降、经济的减速必然造成财政收入增长的放慢、停滞甚至减少。而失业救济的增加,反而要求政府增加开支。政府收支的缺口大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中国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目前阶段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由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目前仅次于美国,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大幅放慢必然使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日本、韩国等失去对中国的贸易、投资机会,从而加重这些国家经济复苏的难度。

  最后,

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不但要造成中国企业的出口困难,减少中国企业的利润,造成中国经济的不景气,同时,因为最近10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的65%是来自在华的外资企业,因此,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将沉重打击这些跨国公司,美国在华的跨国公司也不能幸免。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来华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不但打击了中国经济,也将人为地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进程,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将难以实现。

  (肖妤倩 编辑)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