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镜鉴日元升值中的产业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16:5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日本1960-1970年代机械出口的成长故事是对于今天中国制造业的投资机会的预言

  - 本刊特约作者 薛俊 周勇/文

  从工业化史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对研究中国的工业化过程最具借鉴意义的当属日本。本文着重从出口角度去研究日本1960-1970年代机械行业发展的变迁。从制造业的角度看,在要素价格重估的大背景下,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带有一定的公理性,从而日本的产业升级进程也可能对中国的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研究日本制造业的借鉴意义当主要集中在60-70年代。同时,我们是在统一的框架下详细分析要素价格重估、内部需求变迁、升值对产业竞争力以及企业利润变化的影响,从而对机械行业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提供借鉴。

  虽然我们相信研究60-70年代日本出口本身能够发现其出口产业的更替以及国际竞争力兴衰的变化,但是这种探讨如果只是通过单纯的用日本出口的持续增长或者是产业升级进行论证已经显得过于局限,在世界经济周期性成长的大背景之下日本国内产业构造变化对出口产业的发展变迁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通过国内产业内在变化来看出口发展才应该是更具说服力。

  另外,我们之所以以日本60-70年代的机械出口作为参照,是因为现阶段中国产业组织结构与当时的日本存在着极大相似性,这来源于产业结构演进中特定阶段的固定规律。产业结构演变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的高度化过程,因此这种固定的规律在产业结构相似的背景下具有值得参考的共通性。

  产业发展变化以及出口增长原因

  60年代日本的产业发展特点为:单纯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慢慢弱化,大量生产型工业的出口急速提高;不过同时,相对于美国和西欧,日本仍然在单纯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保持着显著的优势,这也是日本能够维持持续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中,低技术附加值的纤维制品出口的比重相对减少,而有高附加值的精密机械和民用机械占的比重又相对上升。70年代日本产业发展特点为:为了克服日元升值和石油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一方面,日本企业努力提高能抵补

汇率上升率的生产率,改善单位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标准;另一方面,石油的价格高涨使得日本加速把生产重点从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加工产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去。

  正是由于这些,在适应国际需求的变化中,日本能够不断增强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国际竞争力,使产业向高增长高出口部门转移。日本的出口急速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着重强化了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在日元升值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生产效率,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二,日本的出口构造积极适应世界贸易的需求,特化出口产品。第三,能源价格飞涨之际,生产也从高耗能产业向高附加价值、生产率高的产业转变。

  机械行业在出口中的地位

  战后,日本为了尽快摆脱战争给经济带来的灾难,确立了以贸易立国的方针。不过日本既无资源又无能源,所以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材料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通过出口来创汇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鼓励出口创汇,政府用优厚的低息融资和税收上的优惠来对相关产业进行扶持,政策也向这方面倾斜。而机械是为各生产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也是生产资料的工业。机械工业发展了,就会带动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同时,从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来看,机械工业的净产值高,创汇率高,单位投资额的就业率高。因此,机械工业对于日本来说,不仅在扩大就业,而且在出口创汇上有积极意义。

  机械产品的出口在1960年占总出口的22.9%,到了1969年末已占到45%,居日本出口行业第一。到了70年代,在日元升值和石油暴涨引起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传统出口能力衰落,而以加工部门为主的机械行业充分享受了技术革新和比较优势带来的成果,不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而且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总出口中机械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60%。

  日本产业的发展和机械产业的地位之间关系表明,日本的产业升级、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力是扩大出口的两大要素。而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出口的增加又是这两个要素的集中体现。

  升值因素与机械出口的变迁

  战后持续恶化的贸易收支带来了美元的不稳定,这使得美国政府在1971年8月15日做出了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并增收进口附加税的新经济政策,这被称为尼克松冲击。日元在冲击中深受影响,其后短短的4个月之内日元升值14.4%,到1979年为止,其间虽然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不过兑美元仍然升值33%。

  但在7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的过程中,机械出口占日本全部出口的比重从60年代的22.9%上升至70年代的46.3%,再上升至80年代的62.8%,60年代和70年代的年增速都保持在2%以上;机械出口总额都创出新高,增长率也每年递增。机械出口总额的年增长率在6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为25.7%,70年代为25.3%,仅相差0.4%。虽然在1975年和1979年有较大的回落,不过这更多是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

  为什么日元升值,日本的机械产品还能维持这么高的出口呢?在日元升值前,机械行业在日本国内已经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机械行业是一个加工和装配的工业部门。它所生产的机械产品是由许多其他工业部门和本身内部许多工业企业生产和加工的各种零部件和附属件组装成。因此,工业的生产规模越大、越集中,就越接近于大量生产的条件,其结果,质量就越高越稳定,成本也越低。根据这个观点,两个同是一个特定机械品种的出口国,如果两国的这一特定品种生产规模相接近,其他条件相同,那么两国在该机械品种上的竞争力接近。因此可以说两国在某一特定机械品种上的生产规模差距的大小,是决定质量和价格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到1970年为止,日本国内的生产力正不断地朝制造业生产方面转移,而在制造业中,日本机械的生产额扩大的比重最显著。在日元升值之前,机械出口已经占到日本全部出口的一半左右。在机械贸易中,日本不仅平均年增长率为27%,超出了OECD平均水平的一倍,而且所占的比重也从1963年的0.5%(占OECD)扩大到1968年的9%。

  其次,压缩成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和1960年代日本劳动力过剩相比,70年代已经向劳动力不足转变,这样工资上涨的压力就很大,机械产品的大量出口不但能使生产率向上,而且吸收工资成本增加所带来的压力。

  最为重要的是,日本逐步通过技术革新保持了机械出口的增长。日元升值以后,从产品出口的比重来看开始以船舶为代表的劳动集约型产品还占有较大优势。之后,汽车、电气机械等附加价值高的技术集约型产品渐渐取而代之。其中,日本汽车以节能和高品质而持续高速出口,增强了商品的非价格竞争力。在日元升值期,附加价值高的机械出口仅受轻微影响。而像纤维等附加价值低、耗能较高的出口商品受影响较大。加上以机械为中心的加工型产业的商品加工度非常高,尽管受到了原油为主的海外原料价格上涨,不过只要国内没有其他成本的增加,价格竞争力就不会下降很多。

  综上所述,日本国内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出口,而出口的增长反过来又支撑了经济的成长。机械产品出口的扩大促进了国内机械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机械产品仍然能够保持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国内机械产业在顺应国际需求变化的同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革新。

  机械出口的升级问题

  在日本的机械出口变迁中,劳动集约型产品逐渐被技术集约型产品取代的趋势,低附加价值商品最终被高附加价值商品所替代。这是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而且被替代产品又在过渡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日本的机械出口一开始是以简单的缝纫机出口为主,主要靠价格优势,美国造的缝纫机头的批发价为日本的2.5-3倍。不过此后由于发达国家的消费升级,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日本的缝纫机的出口总量虽然每年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产品性能的提高,不过其出口占总出口比率却是逐年下降。

  和缝纫机相比,通用机械的净出口比率到高速增长期结束之前还是负增长。不过从1970年代开始通用机械的净出口比率大幅增加。到了70年代末,数控机床的生产和出口比率已经超过了40%,而进口却一直在降低。数控机床是高级机床,这反映出日本正在出口高级通用机械,进口普及类的通用机械,实现出口的产业升级。

  同样,日本的电子机械、民用电子机械、产业用电子机械以及电子部件都是在7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出口占生产的比率逐年提高,净出口比率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慢慢回落。这些都反映了日元的升值使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出口成为了主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在这个时候得以强化。

  受尼克松冲击影响,1971-1972年日元对美元半年升值16%,随后逐步趋稳。这对日本各行业的影响各不相同。我们比较发现,那时日本在食品、纤维、纸张行业的工资成本相对降低,而主要的出口产业钢铁、电气机械、运输机械的工资成本有大幅的改善。从这里看出,对于日本主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来说,这种冲击还是能被吸收的。

  由于日元上涨,日本企业收益在出口数量的减少、出口价格的降低以及进口原材料成本的减轻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日本的纤维、钢铁、通用机械、电气机械、汽车、化学等行业的销售利润比日元升值前期降低了0.25%。总体上讲,这主要是由于出口价格的降低造成的,日本机械行业的出口价格基本上低于总平均值。不过对于汽车、电视机、精密机械来说,批发价格不断降低,而其出口价格一直维持在同一水平,出口给这些行业带来了比较丰厚的利润。同时,日本这些行业的出口比率在不断上升,强化了日本的出口竞争力。而日本的食品、纤维等行业由于受到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其出口价格不能提高,而批发价格却在不断上升,这样恶化了出口,同时也降低了竞争力。

  石油危机带来的

石油价格暴涨给日本的产业构造产生了不同的冲击。为了节约能源的消耗,不光是钢铁、有色金属以及化学等耗能产业,连单位产品耗能很低的纤维制品也极力节约能源。不过根据日本大藏省的推算,1973-1975年整个矿工行业也只比以往节约能源1.6%。这是由于虽然在减产的情况下节约了石油制品的消费量,不过为了代替石油增加了石炭和电力的消耗,反而增加了成本。而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汽车和家电产业为代表,受能源波动的影响较小,加上加工行业本身具有耗能低的特点,使得相对价格低于其他行业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升级中细分行业的机会

  虽然日本机械出口从1960年代到70年代持续增长。不过机械行业的利润波动并没有显现出与出口持续增长的一致性,相反,它的利润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周期波动性。

  首先,石油危机促使日本积极地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大调整,确立了加速由劳动力集约型的重

化工业向技术集约型工业转变的调整方针,矿业、钢铁、其他金属、化学及石油煤炭制品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而以加工工业为主的机械行业的总产值比重逐步提高,出口增长份额也继续扩大。

  不过从机械行业的利润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1972-1973年的日元的升值和第一次石油危机虽然给机械行业的利润带来很大的影响,不过1977年300日元兑1美元上升至1978年180日元兑1美元时,日本的机械行业(除船舶)的利润却实现了增加。这说明日元的升值固然能给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实现产业升级和不断提高技术革新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日元升值和石油危机,价格方面对日本汽车很不利。石油危机时的狂乱物价导致了工资大幅度提高,日本车比德国车和美国车要贵。但日本的汽车行业在确立了批量生产体制的同时,还实现了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性能、设计,在美国市场上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在非价格方面的燃料消耗率和质量抵消了价格的提高。这样,日本的汽车工业以积极的设备投资确立了大量生产的体制,同时不断开发新技术来保证质量。特别是在小型轿车方面,不光生产技术先进,而且在低公害、低耗能方面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日本的造船业在当时无论是生产方面还是出口方面都是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而且与第二位以下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这是采用集团建造方式、流水作业、造船厂无人化方式等,以大型船坞等合理化投资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能力,努力缩短交货期的成果。不过,造船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装配产业,而且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在石油危机后工资成本提高以及国际需求饱和的情形下面临困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