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建行专家称升息对流动性问题解决的现实效应受局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 11:08 世华财讯
中国建设银行福建分行黄建锋指出,在我国流动性充斥市场且制度性障碍没有消除的形势下,升息对流动性问题解决的现实效应将明显受到局限,升息与降息的效用敏感度明显降低,利率杠杆的运用空间将受到限制。 据中国证券报3月22日报道,中国建设银行福建分行黄建锋撰文指出,17日宣布的加息是央行在2007年推出一系列数量型政策工具之后,首度推出的价格型政策工具。但升息对解决流动性问题的现实效应将明显受到局限,央行下一阶段定策出招的重点仍将是流动性问题。 基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最紧迫问题的判断,央行在2007年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借助数量型货币工具,直接“剑”指流动性,包括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频率屡创纪录等等。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央行预期的政策目标,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始出现或不断强化,包括货币供应量持续加速创出新高、信贷新增再度出现过热、CPI持续增长逼近预警线等。 事实上,有关央行将提高利率进行调控的预期在一直被市场热议,央行此次的升息可以视为对前期市场利率政策预期的回应,这一政策措施也更多地对金融机构提出新的挑战和压力: 一是要适应宏观经济将在适度从紧的政策区间继续运行的格局。升息是紧缩性的政策,央行此次升息是此轮宏观调控的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在以后的宏观调控中得到继续坚持。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还将继续在适度从紧的宏观环境之下运行。因此,对政策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和宏观经济周期风险等的识别、计量、预防和转移等变得愈为重要。 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实行调控的过程中,国家将更注意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在这个结构性调控过程中,产业性、行业性和区域性等的风险也将逐步显现,因此,金融机构在适应宏观调控的大前提之下,也必须更多地关注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调控。 二是要平衡资金来源增长趋缓与体系内流动性过剩问题。在资本市场持续走好的形势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出现了两个显著特点:储蓄存款持续同比少增和存款期限结构短期化明显,这表明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增势在新的形势之下受到负面影响。 但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体系也囤积了大量过剩资金。截至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资金存差缺口继续扩大到11万亿元,金融机构资金经营的课题并没有有效“破壁”。在这一背离的格局之下,必须关注的是:资金来源增势趋缓是否将明确为将来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将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强化和加剧,又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甚至逆转金融机构的资金形势,对此“苗头性”的趋势有必要预先予以前瞻性的思考和关注。 三是要关注协同配合宏观调控与内在利润追求的平衡。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已经逐步达标,并完成或正在进行上市和股份制改造。 在资本充足率达标和体系内保有充实流动性的形势之下,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信贷等盈利领域,追求更为理想的经营回报,这是资本的要求也是市场的要求。金融机构个体的信贷扩张行为聚合在一起,则可能造成信贷总量过度投放,推动宏观经济过热,最终导致经济和金融的困局,因此国家势必对过度和过热的经济行为实行控制。 金融机构个体角度“理性”和“经济”的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可能存在差异甚至短期背离,因此寻求宏观调控的协同与内在利润的追求之间的平衡将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四是价格型工具与数量型工具的孰重与选择问题。从撬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等,再到提高金融机构基准利率,央行的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在2007年均已得到了运用。这表明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更多地着眼于我国现实宏观调控的需要,不存在孰优孰劣,偏废一方的问题。 文章指出,但在现实问题面前,货币政策工具还是存在优先选择和更多侧重的问题。央行此次提高金融机构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可谓是“小幅小步”,更多的是一种政策信号。在我国流动性充斥市场且制度性障碍没有消除的形势下,升息对流动性问题解决的现实效应将明显受到局限。在我国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形势之下,升息与降息的效用敏感度明显降低,利率杠杆的运用空间将受到限制。 在新近结束的“人大”会上,流动性过剩问题首现政府工作报告,表明高层已经认同过剩流动性是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迫切问题。对过剩流动性的关注,以及针对流动性问题定策出招仍将是央行下一阶段不可回避的重点。因此,金融机构对数量型工具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投以更多注意力。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世华财讯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